【明報專訊】港府實施「限聚令」逾兩個月,實施期限暫於本周四(6月4日)屆滿,不過昨日再出現兩宗本地確診個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顯示傳播鏈於社區存在,在考慮何時放寬限聚令前,須先增加社區檢測數目至足夠水平。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則表示疫情仍未過去,限聚令仍然生效,非法集結及嚴重暴力違法行為會增加病毒傳播風險。

陳肇始:非法集結增播毒風險
陳肇始昨發表網誌稱,從公共衛生角度而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仍未過去,為保障公衆健康而實施的限聚令仍生效,非法集結及嚴重暴力違法行為,除了影響香港正在回復的經濟活動,亦有可能增加病毒傳播風險。若因此造成大型群組感染,不但再次影響市民正常上班、上學,更會再次為醫療系統帶來衝擊。
袁:實際病例或是浮現個案2至3倍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昨出現兩宗本地個案,顯示傳播鏈於社區存在,實際感染個案數目或是已浮現個案的2至3倍。被問到何時才能放寬限聚令,他認為要先增加社區檢測數目至足夠水平,他建議醫管局普通科門診可授權護士為病人安排測試,豁免有輕微病徵、但不願求診的患者收費,以及容許患者到普通科門診採集深喉唾液樣本。
食衛局副秘書長方毅昨出席商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則呼籲,市民應保持佩戴口罩,如生病應避免上班,盡早求診及檢測,他說醫院有成熟機制確保求診者安全,港府亦正增加病毒檢測數目。同場的基因組醫學督導委員會主席梁憲孫則指出,再現本地個案反映社區仍有隱形傳播者,市民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個人衛生及戴口罩。
專題系列文章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