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阿爸,你要叻啲,要食飯,快啲出院啊,知道嗎?」這番語帶飲泣的說話不斷地在我腦海浮沉。
今早我帶着一班醫科生臨牀學習,一如以往,病房總是擠得水泄不通,就連走廊及治療室都擺放着額外的病牀。那邊廂有病人不停地叫喊,這邊廂醫護卻被堆積如山的文件逼得喘不過氣。現代醫療着重風險管理,電腦上的文書工作似乎奪去了不少照顧病人的時間。
相關文章:【認知障礙症】當照顧者壓力、負面情緒大 漫長過程愛自己多一些為身心靈減壓
病房外守候認知障礙老爸
正當我在牀邊教導學生之際,又有一個老人家從急症室送到我們對面的病牀。遠遠望向這個病人,他年紀老邁,瘦骨嶙峋,從輪椅上病牀的力氣也沒有。初步檢查發現他有認知障礙,影響進食及溝通能力。以往沒有疫情的日子,醫院容許家人探訪,其實家人對於照顧住院病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們不單減輕醫護照顧病人的壓力,而且那些需要額外照顧的病人,例如患有認知障礙或神志混亂,家人往往都能夠更體貼地照顧他們。可惜受着疫情的威脅,醫院實施謝絕探訪的政策,家人只可以透過視像電話與病人溝通。
這個老伯進入病房不久,他的電話便響個不停。由於患有認知障礙,老伯似乎不太掌握如何使用視像電話。終於一個年輕的護士幫助老伯接收來電,原來是他的女兒站在病房外苦苦地守候。老伯的聽力差,所以視像電話的聲音調整至最大,連我們站在對面病牀都聽得十分清楚。
病人苦 家人心力交瘁更苦
「阿爸,你一定要聽話,要食藥、食飯,知道嗎?」女兒不斷地叮囑,她的爸爸卻沒有多大反應。於是女兒便唱起一些懷舊老歌,「月兒彎彎照九州……」可能老伯很喜愛女兒的歌聲,漸漸露出笑容及點頭。「阿爸,你要叻啲,要食飯,快啲出院啊,知道嗎?」女兒說到這裏,聲音已變得沙啞,飲泣聲令人心酸,老伯卻是似懂非懂,目光呆滯。
當我離開病房時,一個打扮似是家庭主婦的中年女士站在外面守候,原來就是老伯的女兒。雖然那個老伯並不是我的病人,但望着這個無助的女兒,心有不忍,於是我便對她說:「病房的同事會好好地照顧老伯,不用擔心。」女兒連忙道謝:「醫生,拜託你!真的感激你們!」語畢,口罩上的雙眼又再次紅了起來。
行醫多年,遇過太多無助的家屬,再精湛的醫術也不能夠減輕他們的擔子。病人苦,照顧病者的家人更苦,願我們常以憐憫的心去體恤心力交瘁的病人家屬。
文:陳家亮
專題系列文章
- 過分倚賴AI「養懶」大腦 削弱學生執行能力?4招應對方法
- 眼濕濕淚水太多非眼淺!或淚管閉塞致持續流淚小心淚囊發炎感染影響視力
- 【口乾症】長者唾液分泌減易致說話吞嚥困難 增蛀牙風險 預防6措施
- 【聲帶癱瘓2徵狀】說話聲音虛弱漏氣、飲水易嗆 喉肌電圖助一站式診治了解治療最佳時機
- 三大類型各有成因 了解特徵及早防範 中大醫院拆解糖尿病迷思
- 【乾燥症原因】眼乾如沙粒刮眼 頻喝水仍口乾 自身免疫系統病 40+女性需提高警覺
- 植牙非治本?牙周病人植牙後欠清潔保養 反覆發炎風險高
- 拆解白內障謬誤:未熟不可做手術?術後會復發?微創手術不宜遲有原因
- 避而不談「死」?長者及照顧者實踐生前整理+五道人生 活好當下
- 【世界肝炎日】廿分之一會是你嗎?乙肝要早驗早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