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周一(10日)在印度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株B.1.617,由原本的「受注意的變種」(variant of interest)升級為「受關注的變種」(variant of concern),稱初步研究顯示它比原始病毒更易傳播,亦有部分證據顯示它或能逃避疫苗引發的免疫反應狙擊,成為全球衛生威脅,但強調暫時沒證據顯示新冠疫苗效用降低。世衛此前已將在英國、巴西和南非發現的變種病毒被列為「受關注的變種」,它們都被認為比原病毒傳染力更強、更致命和使疫苗效果變差,必須加強追蹤和分析。至於B.1.617病毒出現的「三重變種」 是否更致命?則有待驗證。
相關文章:【變種病毒】世衛:印度爆發B.1.617變種病毒株在17國出現 已輸出英國、韓國、德國 了解「雙重變種病毒」的5個問題
世衛:B.1.617傳染性更強 印度變種病毒蔓延逾30國
世衛主管新冠病毒疫情的流行病學家范克爾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已有資訊指出B.1.617的傳染性更強,初步研究亦顯示,免疫系統對印度變種病毒的「中和反應有所降低」,意味抗體對付B.1.617的效能似乎較低。但她同時強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現有的病毒檢測、藥物或疫苗,對印度變種病毒株效果較差」。世衛在聲明中亦強調,根據現有資訊,新冠疫苗在預防感染這種變種病毒者出現重症和死亡方面仍然有效。世衛指出,B.1.617已傳播至全球逾30個國家。
印度首發現B.1.617病毒 新增逾32萬人確診未受控
首先發現B.1.617病毒的印度,疫情未有受控迹象。該國衛生部昨表示,過去24小時新增329,942宗確診、3,876人死亡。北部官員庫馬爾(Ashok Kumar)周一稱,在貧窮的比哈爾邦和北方邦之間的布克薩爾(Buxar)地區,有約40具屍體被冲上恆河河岸,可能來自北方邦。庫馬爾說:「我們已指示有關官員處理所有屍體,將之掩埋或火化。」一些傳媒報道,被發現的屍體多達100具。
新德里電視台引述官員報道,這些屍體已發脹及部分被燒過,在河裏浸了幾天,可能是在恆河沿岸火化新冠死者時將之丟入河裏的做法。當地居民及記者向BBC和法新社稱,他們估計這些屍體被丟到河中,因為火葬場不堪負荷,或因為家人買不起火葬用的柴木;也有人指出用於火化的木材短缺,以及葬禮費用上漲,令一些家庭被迫將死於新冠病毒的親人遺體直接丟到河裏。當地居民莫漢(Chandra Mohan)說:「私立醫院在搶劫人,普通百姓根本沒錢請神職人員,也沒有更多的錢在河邊火化親屬遺體。單是把遺體從救護車弄出來,他們就索價2000盧比(約212港元)。恆河已經成為人們最後的選項。」
相關文章:印度變種病毒續肆虐 每小時逾1.5萬人確診 累計逾20萬人病逝 新冠疫苗接種率僅8%(解構印度疫情失控3大因素)
傳媒停屍間點算 質疑官方報細數
官方早前公布的確診和死亡人數連日破頂,但專家及傳媒普遍相信實際數字更高。古吉拉特邦主要老牌報章Sandesh今年4月開始派記者到醫院點算每日死亡人數,數據往往較官方公布高幾倍甚至10倍。例如4月11日,在該邦的艾哈邁達巴德市(Ahmedabad)一間專治新冠患者的公立醫院,記者守在停屍間外,在17小時內點算到69具遺體,但當局翌日公布該市只有20宗死亡。4月16日,記者採訪市內21個火葬場,點算屍袋和火葬柴堆、查閱登記冊,又訪問火葬場工人等,發現儘管這些屍體都嚴密處理,但大部分死因只被列為「病故」,截至晚上記者點算到200多具屍體,但翌日當局公布當地只有25人死亡。
古吉拉特邦政府否認「報細數」,但《印度報》亦有類似報道,該報章稱取得資料顯示,4月16日該邦7個市有689具屍體按新冠病毒規定被火化或埋葬,但官方公布全邦當日只有94人死於新冠肺炎。
相關文章:再有驗出N501Y確診個案 新冠變種病毒傳播力高50% BioNTech復必泰對英國巴西變種有效 科興未有數據
知多啲:病毒「三重變種」 是否更致命待驗證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世衛將變種病毒由「受注意的變種」(variant of interest)升級至「受關注的變種」(variant of concern),必須有證據顯示至少符合多項準則其中一個,包括更容易傳播、導致病情更嚴重、降低抗體的中和作用,或減低治療和疫苗的效用。世衛官方網站沒有列明其對於新冠病毒變種的分類,但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變種新冠病毒可被依次分為「受注意的變種」、「受關注的變種」和「高風險的變種」(variant of high consequence)。
在印度發現的新冠變種病毒B.1.617其實有多達約15處變異,但主要有3種:「E484Q」變異此前已在英國變種病毒株(B.1.1.7)及南非變種病毒株(B.1.351)中出現,有助病毒避過免疫系統的能力;「L452R」變異則已在美國加州變種病毒株(B.1.427及B.1.429)出現,它提高了病毒侵入細胞的能力;部分B.1.617病毒更出現第三處令人關注的變異「V382L」。不過,《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指出,暫沒證據顯示,B.1.617這種「三重變種」病毒更致命。
(法新社/BBC/華爾街日報/New Scientist)
(抗疫新階段)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鎂」助眠神器?塗抹皮膚放鬆肌肉一秒入睡?拆解「鎂」功能及食物攝取
- 眼痛警號不容忽視或眼睛發炎?急性青光眼?低頭族必做護眼「20-20-20法則」
- 長者無故頻跌倒 沒先兆跌後「全無感覺」 小心或潛藏腦出血…
- 紓緩鼻敏感 抗組織胺效用副作用、噴鼻劑、洗鼻3步驟知多啲
- 諾如病毒康復者糞便帶病毒可達2周?營養師:腸胃炎期間7個飲食注意
- 爆肺興肺纖維化有關?氣喘咳嗽胸口不適病徵難辨?
- 質子治療精準應對兒童癌症 減少長遠後遺症及對發育的影響
- 嵌甲/倒甲、捲甲、灰甲有分別?足病診療師:小心剪腳甲選鞋6個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