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徹中西:治療路徑 非中即西?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多日忙在寫報告,為剛完成的中西醫醫學平台及中西醫協作路向調查(IJOP)兩年的工程做綜合結果。發覺中西醫結合比以往多了很多空間,更多西醫和中醫認同,中西醫協作對市民有利。

病人利益為前提下加強合作

在香港,若中醫西醫持續地競爭以求超越對方,並不是一個好現象。現階段,雖然中西醫學在很多細處存在不相容的地方,但在某些程度上有合作空間,尤其是以病人利益為前提的情况下。

西醫學依據邏輯智慧,在歷史的長河上結構出紮實的根基,贏得社會的認同支持。相反,中醫學講述的「陰、陽、表、裏、寒、熱、虛、實」,講究各力量間的平衡與協調,雖然給人一種不實在的感覺,但得到民眾的支持;同時亦經歷了長遠發展,形成一套完整的學術語言,表達出整套醫學理念。

病人普遍對病情只是一知半解,要對病人闡述病情的全部並不容易,人往往受部分事實和認知而有所影響。若中、西醫學以對立形式去推廣本身的醫學,市民大眾只可憑自己的判斷,選擇其中一個較符合自己意思的方法,亦會從親朋好友的意見中,對有關信息給予好評或負評。但這如同瞎子一樣,只能相信中、西醫學各自發表的事實推演解釋。

病人經歷疾病,從中醫或西醫的治療得到痊癒後,見證他們認知的事實;可是,對於不是他們選擇的治療方式,或改用其他方式是否會得出更好療效,他們無從比較。最終,病人雖然從西醫、中醫或親朋友好獲得大量病情相關資訊,但只能選擇一個疑似最快復元的治療途徑。因此,本港中醫和西醫處於不協調的狀態下,許多病人未能及時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有見於此,有需要研究中西醫協作政策及各方的看法。其實中醫西醫可由微量至緊密的協作。這兩年接觸醫療界各方人士,希望得出一些結果可以用於臨牀醫療上,作為規劃中西醫協作的藍圖;另一方面,在專訪面談及一系列學術活動間,建立及深化人際網絡,促進中西醫協作交流團結力。過程雖然吃力但幸好有不少好的回報。

中醫西醫不求競爭以超越對方。以病人利益為前提,中醫和西醫協調會使病人得到最妥善的處理。

文:余秋良(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7/07/M70515l-1.jpg;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