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病毒基因測試 攔截「廣東癌」

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明報專訊】50歲的王先生有多名家族成員曾患上「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ncer),因此他參加了一項大學研究,定期驗血,接受病毒基因測試。這項研究最終成功發現多名早期鼻咽癌患者。
定期驗血 及早發現
鼻咽癌源自鼻咽「上皮細胞」(epithelial cells),多屬「未分化的非角化性鱗狀細胞癌」(Undifferentiated, non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這種癌症在中國南部一帶流行,尤其廣東地區,因此又稱為「廣東癌」。鼻咽癌長期高踞香港十大常見癌症榜,香港人發病率偏高,尤其男士。幸而近年新增患者數目稍微回落,原因未明。鼻咽癌在東南亞及北非多國亦較常見,但在世界其他地區則屬罕見癌症。
廣東人的「鼻咽癌」與「艾伯斯坦-巴爾病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密切關係,但遺傳因素亦可能同樣重要。檢查血漿中的「艾伯斯坦-巴爾病病毒」DNA數量,或有助發現鼻咽癌,及早醫治,療效一般較理想。
放射治療效果理想
「鼻咽內窺鏡」(Nasopharyngeal endoscopy)檢查及「活檢」(Biopsy)可確診鼻咽癌,利用「磁力共振掃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及「正電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可評估擴散程度,有助決定最佳治療方案。血液內「艾伯斯坦-巴爾病病毒」基因數量間接反映癌細胞數目,有助評估預後,亦可用作監察療效。
升讀英國頂尖大學3大關鍵 撰寫自我介紹信、提升面試表現要訣 Jennifer Ma分享最佳升學策略 立即睇文! |
利用「放射治療」(Radiotherapy) 治療鼻咽癌,效果理想,尤其早期鼻咽癌,預後甚佳。「化學治療」(Chemotherapy)亦有不錯療效,個別病人或適合接受「同步放化療」(Concurrent radiochemotherapy),常用化療藥物包括「順鉑」(Cisplatin)或「卡鉑」(Carboplatin)等。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 【鼻咽癌】早期鼻咽癌徵狀不明顯 鼻塞、頸側脹大是警號?三大風險因素你要知
- 醫言有理:病毒基因測試 攔截「廣東癌」
- 抗癌食品僅輔助 不能取代治療
- 360°狙擊鼻咽癌細胞 攤薄輻射量 副作用大減
- 【頭頸癌症知多少】認識鼻咽癌成因與診斷
- 浸大研新化合物抑制腫瘤 有效阻擴散 治鼻咽癌新希望
- 【讀者MailBox】「廣東癌」治癒率高
- 癌症全面睇:末期鼻咽癌毋須過分悲觀
- 癌症全面睇:鹹魚增鼻咽癌風險?
- 肺癌末期不是末路 基因檢測 尋找No.1療法
- 學童情緒:復課別只追進度 先關顧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