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會:逾5成 癌症患者見腫瘤科醫生時間不足 轉網上尋資訊8成人難辨真偽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香港防癌會調查發現,癌症患者及照顧者於確診後首3個月平均接收90項癌症相關資訊,當中65項非來自醫護或醫療機構;有8成人未能判斷網上資訊是否真確,另有37%病人採用親友或網上提供的建議後感不適。防癌會認為網上資訊眾多,提醒市民應提高警覺及先諮詢醫護,親友在轉發資訊前亦應核實真偽,以免「好心做壞事」。

防癌會:逾5成 癌症患者見腫瘤科醫生時間不足 轉網上尋資訊8成人難辨真偽

癌症患者見醫生時間平均不多於24分鐘 逾7成人轉網上尋資訊

不少癌症病人除了聽取醫生建議,亦會上網尋找資訊。防癌會今年9月6日至上月11日做癌症患者及照顧者健康素養調查,訪問共236名癌症患者及照顧者。調查顯示,受訪者每次見公院腫瘤科醫生時間平均13分鐘,私院則平均24分鐘;逾5成人稱因與醫生會面時間不足,無法解答疑難,當中77%人會轉到網上找資料。


相關閲讀:研究:50歲以下患癌症人數 30年增八成 料與飲食、煙酒、肥胖等有關


八成人難辨真偽 37%採納後不適

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港怡醫院臨牀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林嘉安表示,曾有一名確診第三期直腸癌的50多歲女士因擔心化療後需終身戴「造口袋」,故上網尋找資訊並接受磁場療法及玉石療法兩種另類療法,及後覆診時腫瘤已擴散,最終離世。

約兩年前確診第四期肺癌的64歲傅太正接受免疫治療,大部分癌細胞已纖維化。她說得悉確診後曾花2至3個月上網尋找肺癌相關資訊,惟大部分資料均為肺癌醫療方案及存活率,親友亦向她轉發大量資訊。她說肺癌存活率「日新月異」,故後來無再網上尋找資訊,只跟從醫生建議專心治病。她建議癌症患者見醫生時,不妨就曾查閱的網上資訊多詢問醫生意見。

防癌會:逾5成 癌症患者見腫瘤科醫生時間不足 轉網上尋資訊8成人難辨真偽
確診第四期肺癌的傅太(中)表示,確診後曾花兩三個月上網尋找肺癌相關資訊,惟大部分資料均為醫治肺癌的醫療方案及存活率。左為其丈夫傅先生,右為香港防癌會癌症教育小組委員會主席林嘉安。(鍾林枝攝)

相關閲讀:【直腸癌】研究:直腸癌患者半年免疫治療 腫瘤100%消失 減傳統療法後遺症 復發及長期治癒率未知之數


專家:病友經驗未必適用

林嘉安建議患者及照顧者可善用政府、醫管局或認可非牟利機構提供的癌症相關資訊;不少患者以為病友經驗一試無妨,但不同患者病情及身體狀况有別,即使屬同一類別及期數的癌症,於某病友身上有良好療效,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