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嬰兒呱呱落地前,父母早就為新生命來臨張羅,自然出生還是剖腹?餵哺母乳還是食奶粉?要不要請傭人幫忙?
當生命接近完結的時候呢?要準備嗎?生命何時完結不由我們決定,但當生命到了晚期,想怎樣和家人度過餘下的日子?要接受或不接受甚麼醫療程序?甚至死後殯葬安排、財產分配等,都可以預備和選擇。重點是摒棄忌諱,坦然與家人和醫護討論,為生命的完結作好準備。
個案一
◆ 病母拒插胃喉 女兒應允 兒子斥不孝
陳婆婆(85歲),多年前被診斷患有認知障礙症,大仔少男已移民加拿大,照顧責任落在同住的二女少芳身上。陳婆婆本來開心爽朗、健談好動,閒來喜歡和朋友四處郊遊,或在家和女兒煮東西和吃東西。但自從患上認知障礙症,經常忘記自己有沒有吃飯或吃了什麼,和大仔通電話時常常嚷着沒得吃,快要餓死。
最近,陳婆婆情况轉差,經常因進食嗆到,食物誤進肺部而引致肺炎,多次進入醫院。言語治療師診斷陳婆婆患有嚴重吞嚥困難,建議不用口腔進食,改用餵食管。但陳婆婆曾經到老人院探望好朋友,見到朋友躺在牀上,插着餵食管,覺得好痛好辛苦,就告訴女兒她寧願死也不要這樣插管子;雖然女兒要為母親做出這個重要的決定感到很為難,但還是決定告訴醫生不用插餵食管,寧可以後自己小心餵食,冒着婆婆再有肺炎的危險,也要讓陳婆婆過得舒適一些。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