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相信很多人都試過頸梗膊痛、「瞓捩頸」,甚至是椎間盤突出、頸椎前移等嚴重情况。(編者按:頸痛可分為急性或慢性兩種,急性主要來自受傷,慢性則與長時間的錯誤姿勢有關。要知道自己的頸痛是否源自胸廓或是盆骨,可以試試以下兩個動作。)
頸痛有兩種 急性:多因受傷 慢性:與長時間錯誤姿勢有關
頸椎是脊椎的一部分,總共有7節,位於胸椎之上。頸椎中間有椎孔,讓脊髓在其中穿過,同時保護着脊髓。頸椎之間也有空隙,讓連接着脊髓的神經線經過。另外,大部分頸椎之間都有椎間盤,在活動時用作吸收頸椎受到的震盪。為了更好地接收視覺、聽覺和嗅覺資訊,人類需要靈活地活動頭部,所以頸椎的活動範圍比胸椎和腰椎都要大。
相關閲讀:以為瞓捩頸?低頭族易令頸椎退化勞損 手痹肩頸痛 緊守90-90-90 position法則預防
頸椎過度彎曲或變直致疼痛
脊椎有一定的生理彎曲弧度,正常頸椎弧度應為向前突起,但有些人的頸椎弧度會變得過度彎曲或變直,影響到頸部穩定,產生疼痛或不適。頸痛可分為急性或慢性兩種,急性主要來自受傷,慢性則與長時間的錯誤姿勢有關。有慢性頸痛的人往往都會有胸廓或盆骨歪斜的問題。若身體歪斜,就需要其他位置代償,例如頸椎的曲度。頸椎的曲度改變,會令某幾節頸椎間的空間收窄,有可能壓迫到神經線,也會令椎間盤突出。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