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β受體阻滯劑(beta-blocker)是治療高血壓藥物,但會令體重上升,而肥胖對心血管風險因素有負面影響。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一份研究報告發現,β受體阻滯劑(下稱阻滯劑)使用者的過重及肥胖比率約65%,較沒有使用該藥的比率高逾10個百分點;而其中一種阻滯劑、阿替洛爾(Atenolol)與肥胖有明顯關聯。研究認為醫生應考慮是否以阻滯劑作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用藥。
研究利用於2016年、為另一研究收集的1053名6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的資料,包括其身高、體重、自行匯報的高血壓病史、用藥情况等;有185人有使用阻滯劑,當中95%表示患高血壓。
根據世衛標準,身高體重指數(BMI)達23或以上為過重,25或以上則為肥胖。阻滯劑使用者的BMI為24.6,而沒有使用該藥物的平均BMI為23.6。阻滯劑使用者過重及肥胖比率為約65%,而非使用者的過重及肥胖比率為約52%,前者多出13個百分點。
服阿替洛爾58%人肥胖
研究:有明顯關係
在185個阻滯劑使用者中,阿替洛爾及美托洛爾(Metoprolol)是主要使用的阻滯劑;使用阿替洛爾的人肥胖比率約58%,使用美托洛爾的為約38%,顯示使用阿替洛爾及肥胖之間有明顯關係。
另外,研究中有451人表示患高血壓但沒有服用阻滯劑,他們主要服用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他們的肥胖比率約39%,比患高血壓同時服用阿替洛爾的59%為低。
港主要處方 質疑應否續用
研究翻查文獻,在美國、英國、澳洲等地,部分組織指引中已不再將阻滯劑列為降血壓的首選治療方案;惟文獻亦顯示阻滯劑仍是香港主要處方的降血壓藥。研究指出,β受體阻滯劑尤其是阿替洛爾,或令本身肥胖的高血壓患者的體重控制更差。研究結果令人懷疑阻滯劑是否應作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用藥。
專題系列文章
- 【流感】非感冒般簡單 ! 嚴重併發症可致長期身體損傷
- 【香港基因組計劃】3類個案進行全基因組測序 助精準辨病因做個人化治療
-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 基孔肯雅熱首錄本地個案 病毒載量高 防護中心:有發燒、關節痛等病徵要求醫
- 私營診所規管邁新篇章 病人安全權益添保障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