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昨決定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由接種兩劑復必泰疫苗改為一劑,稱當初心肌炎和心包炎發生率數據低估實况,加上疫情穩定料打一針已足夠,望能減少八成心肌心包炎。專家又認為6月的決定無錯。本港自6月中下調接種復必泰疫苗年齡至12歲,至本周初錄得37宗心肌炎和心包炎個案,住院中位數5至6日。衛生署昨深夜出稿「提醒」,已預約第二針的青少年今起可網上取消。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加州大學研究:12至15歲男童接種兩劑BioNTech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入院風險 較確診新冠肺炎入院比例高5倍
青少年接種復必泰今起可取消第二針預約 6月中至今錄37宗心肌炎
特區政府於6月中起下調復必泰新冠疫苗接種年齡至12歲,至本周初錄得37宗心肌炎和心包炎,住院中位數5至6日,部分人心臟功能短暫「無正常咁好」要長期跟進,須心臟專家確定才可恢復運動。
新建議下5.7萬人毋須打第二針
截至昨日,12至19歲人口有275,486人打首針復必泰,接種率61.38%;第二針有218,544人,即近5.7萬人新建議下毋須打第二針。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及新發現及動物傳染病科學委員會昨午舉行聯席會議,劉宇隆會後稱平衡好處及心肌心包炎風險後,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只接種1針復必泰;另有專家建議青少年可選手臂或大腿接種。就再下調復必泰接種年齡,劉稱因心肌炎問題美國就下調存爭議,料藥廠短期內來港申請下調機會不高。
相關文章:關於抗體測試、接種新冠疫苗的5個問題 針後無發燒?抗體水平下降疫苗失保護?
稱有人心臟功能短暫「無正常咁好」 半年內不可做劇烈運動
劉引述,自6月14日下調復必泰接種年齡至12歲後,至本周初錄得37宗心肌心包炎,涉及32男5女,年齡介乎12至18歲,中位數15歲,包括21宗心肌炎、心包炎4宗、心肌炎加心包炎12宗,中位數是接種後兩日內發生,整體有81%第二針後出現。他說,患者住院中位數為5至6日,部分人仍留院,有人心臟功能短暫「無正常咁好」,心肌心包炎後3至6個月內不可做劇烈運動,直至覆診獲醫生評估安全。個案需長期跟進,根據美國做法需跟進5年以上。
劉宇隆相信,因復必泰劑量偏高致心臟反應,曾探討維持打兩劑但劑量減半,礙於法例已訂明准許緊急使用疫苗的接種劑量而建議減至打1針,料可減80%心肌心包炎。
劉宇隆說,「打一針保護力肯定冇打兩針咁好」,稱目前本港疫情低,打一針保護已足夠。劉宇隆稱,起初報道指心肌炎和心包炎發生率偏低,為2萬至3萬人中有一宗,但最新資料指是5000至6000人中有一宗。新冠疫苗面世不足一年,資訊不斷更新, 當初建議打兩針非錯誤,說「來到這刻,我們覺得應該更改」。他認同若有青少年需前往疫情高發區,應予彈性允打第二針。
林文健說政府收到科委會建議後會審視和決定執行細節,亦會看接種一劑是否視作完整接種紀錄。衛生署晚上公布,今起12至17歲已預約第二劑復必泰者可網上取消,若有特別需要續打兩針,接種中心醫護會講解新建議和風險。
截至本月12日的過去一周,衛生署接獲4宗青少年懷疑出現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報告,個案涉及3名15歲男子及一名12歲女子,他們在接種第二針後一至26天內出現胸痛,情况穩定。
12歲可否打科興需更多數據
劉宇隆料11月完成3期臨牀再討論
此外,科興疫苗只准成人接種,衛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稱科學委員會建議政府向藥廠取更多數據,以支持下調科興接種年齡至12歲。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認為,下調至12歲可解決中學生無疫苗選擇的困局;至於是否下調至3或6歲,他預期科興約11月完成第3期臨牀研究再討論,希望來年第1季小學生能打科興。
明報記者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兒童流感12嚴重個案 可併發肺炎、休克或腦炎 專家籲留意食慾小便量神志等病徵
-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 【流感疫苗】 不要等 快打針 防流感 (衛生處方)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流感】兒童免疫力較弱首接觸病毒:高燒、喉嚨痛、腸胃不適 及早打疫苗減併發症風險
- 港肺炎鏈球菌感染增 孔繁毅:多於流感高峰後出現 調查:滿50歲六成港人未接種因不知有疫苗
- 新冠BA.2.86易免疫逃逸 感染者病徵頭痛發燒流鼻水 學者稱近年市民多戴口罩乏呼吸道病毒抗體
- 【新冠疫苗】莫德納二價疫苗對曾感染者XBB.1.5中和抗體增7.5倍 月中供港私家醫院診所
- 【膝痛】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配合類固醇注射新療法 港大:紓緩術後疼痛加快康復
- 【深近視】6至8歲學童近視率較疫前升近五成 5個控制近視加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