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23日「零本地感染紀錄」或斷纜 專家:反映社區有隱性傳播 抗疫繼續提高警覺加強個人衛生
【明報專訊】昨傍晚有消息稱,荃灣梨木樹邨5座有六旬婦初步確診,她曾因發燒求診,近期無外遊,同住家人昨晚送往檢疫。若覆檢確診,本港連續23日「零本地感染紀錄」或會斷纜。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婦人病毒量高,有傳染風險。而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亦表示,此個案反映社區有隱性傳播,建議市民是時候再提高警覺和加強個人衛生。
深喉唾液化驗呈陽性 零本地感染紀錄或斷纜
港府上周五起(8日),將限聚人數、食肆每桌人數由4放寬至8,健身中心、美容院、酒吧等亦可重開。據了解,本港昨新增一宗初步確診,該66歲女病人因發燒,到葵涌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留深喉唾液樣本,化驗呈陽性,她於潛伏期內無外遊紀錄。衛生署昨晚正覆檢,若最終確診,本港截至昨午4時的連續23日「零本地感染」紀錄或會斷纜。
鼎爺私房菜五周年盛宴 明報獨家買一送一優惠 限量50份 $1280 / 位 立即選購! |
許樹昌:或需收緊防疫延復課
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據他所知,病人的病毒CT值為18,即體內病毒量高,有傳染風險。他續說,初步調查未找到有關病人的感染源頭,料最大可能是有海外回港的家居檢疫者,檢疫後才發病造成社區傳播,暫未有足夠資料評估引起社區爆發的風險。
食衛局長陳肇始周日發表網誌,表示抗疫會做到張弛有道,疫情嚴峻時要採取嚴控措施;疫情穩定下來要稍放寬。許樹昌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要觀察上述個案會否引起爆發,或本港會否持續出現本地不明來源個案,若有上述情况,或要收緊一系列防疫措施,例如再次關閉高危處所,亦可能要考慮推遲復課。
梁子超:反映社區有隱性傳播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表示,此個案反映社區有隱性傳播,最大可能是家居檢疫者因潛伏期較長等原因未被驗出,將病毒傳給家人再傳出社區,認為反映本港邊境措施未做到滴水不漏,促港府收緊檢疫安排,包括盡量將回港者收入檢疫中心、酒店集中檢疫,否則只會不斷有個案流入社區。
市民宜再提高警覺 加強個人衛生
梁又稱,即使病人曾參與母親節家庭聚會可造成傳播,料仍限於家庭間,以本港追蹤能力,盡快將接觸者收入檢疫中心,料爆發風險不大;但若病人曾出席大型聚會如宗教活動、流連酒吧等,或會造成爆發。梁認為市民是時候再提高警覺和加強個人衛生。
明報記者
(抗疫新階段)
專題系列文章
- 【接種疫苗】累計逾2400幼童接種科興 附兒童接種疫苗途徑
- 【二代疫苗】許樹昌:接種Omicron BA.1疫苗抗體不足對抗BA.5 孔繁毅:可作加強劑 料國藥疫苗12月可打
- 【新冠疫情】納入強制檢測人士注意:各區流動採樣站、社區檢測中心名單、深喉唾液樣本包派發點(更新2022年8月4日)
- 關於小朋友及孕婦接種新冠疫苗的6個Q&As(衛生處方)
- 【新冠後遺症】研究:74%確診者30天後始恢復嗅覺 女性、有鼻塞者較難恢復
- 【世界肝炎日】嚴防丙肝 早期肝硬化多無明顯病徵 及早處理免致肝衰竭、肝癌(客座隨筆)
- 【新冠陽性】 Omicron新亞系確診或密切接觸者准居家隔離檢疫 完成可自行剪掉電子手環
- 【新冠變種】Omicron BA.2.75 傳播力高於BA.5 英美澳加德正傳播 世衛籲復口罩令
- 【新冠變種】研究:未曾染疫、已接種兩針復必泰 誘發中和抗體ZCB11有效對抗Omicron BA.1和BA.2
- 【新冠預防藥】英國阿斯利康研發中和抗體「恩適得」 獲英美歐盟授權
- 4招提升疫境下的心理質素
- 港大牙醫學院:自助箍牙籲勿試 難察牙模移位、咬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