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零距滅直腸癌 新電療快狠準 毋須手術 解救老年患者

分享此內容:

零距滅直腸癌 新電療快狠準 毋須手術 解救老年患者
(圖:yodiyim@iStockphoto)

【明報專訊】新技術:影像導引近接電療

直腸癌,確診年齡中位數約70歲,當中30%患者確診時年逾75歲,20%是80歲或以上。很多年長病人都會問﹕「醫生,可以不做手術嗎?」

【2018年結直腸癌講座】「腸」保健康

當病人不適合做手術,大都會接受紓緩性的體外放射治療,以減輕腫瘤帶來的不適,可惜療效短暫,數月至一年後腫瘤再生,引起大便排血、便意頻繁、肛門疼痛甚至腸塞,大大降低生活質素。近年歐美流行的影像導引近接電療(Image guided Brachytherapy),為老年直腸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真實個案

直腸癌 可以不做手術嗎?

那天一名剛確診直腸癌的老太太來看我,她頭髮花白,妝容整潔,女兒們陪她倚着手杖緩緩步入診室。雖已年屆九十,思路依然敏捷,甫坐下便娓娓道來病發的經過,仔細述說她的種種病史,更談到她年輕時抗戰大難不死的經歷﹕「醫生,我的病可以不做手術嗎?我早已年逾古稀,滿身是病,心臟不全肝腎功能又不好,但勉強仍能照顧自己享享兒孫福。我不怕死,最怕開刀後康復不來,生活便不好,更要連累兒女經常照料。」

直腸(rectum)是大腸的末端,位於肛門對上約12至15厘米處。直腸癌(rectal cancer)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清除主瘤及附近的淋巴組織;中後期患者,手術前則需輔以電療及化療先將腫瘤縮小,以提高將腫瘤完全切除的把握。

大腸癌已躍升為香港第一號癌症,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Hong Kong Cancer Registry)的報告,2014年合共有約1900直腸癌(連肛門癌)的新增個案,大部分患者俱為年長一輩。研究指出,相對年輕患者,年長一族接受手術後一般出現併發症的風險較高,亦需較長時間康復。此外,相較之下,老年直腸癌病人亦較普遍有其他長期病患,如高血壓、糖尿、中風、心臟病、腎衰竭等,大大增加了全身麻醉的風險。而隨着香港整體人口不斷老化,預期年老的直腸癌確診個案將會愈來愈多。

傳統體外電療 紓緩期僅一年

現時,當直腸癌患者被判斷為麻醉風險過高而不適合做手術時,大多數病人會接受紓緩性體外放射治療(palliative external beam radiotherapy),以減輕病人因腫瘤帶來的不適,但療效短暫,一般只能為患者帶來數月或一年的紓緩;之後隨腫瘤再度增生,患者又要承受各種痛苦,包括大便排血、便意頻繁、肛門疼痛,甚至腸塞導致完全不能排便等,大大降低生活質素。

零距滅直腸癌 新電療快狠準 毋須手術 解救老年患者
直腸癌困擾——隨腫瘤增生,直腸癌患者出現便血、肛門疼痛、腸塞等不適。(圖:kimberrywood@iStockphoto)

放射治療(俗稱電療)是直腸癌常用的治療手段,而多數以體外放射(external beam)技術進行。顧名思義,輻射線(radiation beam)從電療機由體外照射直腸腫瘤將癌細胞殺死,但射線需穿過皮膚、骨骼、小腸、大腸、膀胱等正常組織才能到達目標靶區。雖然近年技術發展日新月異,電療引起的副作用已大輻減少,但體外放射治療技術畢竟有其局限,因要顧及附近的正常器官,電療劑量無法大輻提升,以致未能將腫瘤斬草除根。一般以體外放射技術進行的直腸癌電療,劑量只能達50Gy左右。近年研究卻指出,如直腸癌病人未能接受手術,往往需要約70至90Gy的電療劑量,才能更有效控制腫瘤。

近接電療直攻腫瘤 副作用大減

近接電療(Brachytherapy)的技術已於婦科癌症廣泛應用多年,而此技術應用於直腸癌治療,亦於近年在歐美國家開始流行。它又名接觸電療(contact therapy),望文生義,輻射線接觸腫瘤的表面處近距離發出,好處是能針對腫瘤大幅提升電療劑量,達至較佳療效;另一方面,由於輻射毋須穿越正常組織便能直達患處,電療副作用亦因而大幅減少。一般患者須接受兩至三次療程,每次醫生會將導管放進直腸內,之後放射性物質會經電腦遙控,透過導管直接置於腫瘤表面;治療完畢後,放射性物質會隨導管帶走返回密封機器,保證絲毫不會殘留於病人體內。

零距滅直腸癌 新電療快狠準 毋須手術 解救老年患者
放射治療導管——放射治療導管接連一同放進直腸的水袋(圖);作用是將正常直腸組織推離開導管,減低接受輻射的劑量,達至減少長期副作用的目標。(圖:蔣子樑)

影像導引 毋須全身麻醉

為求更精準勾畫電療靶區,近接電療必須配合電腦掃描(CT)及磁力共振(MRI)影像作導引,以保證送出的輻射準確無誤。而醫生亦會為每個病人度身訂做針對的保護措施,以減低輻射對腫瘤附近正常直腸組織的損害。每次療程約兩至三小時,全程毋須開刀或全身麻醉,病人亦完全毋須住院,療程完畢後即可返回家中休息。

新舊電療齊用 80%腫瘤縮小

綜合香港及國際上另外兩個類似研究數據,將體外放射治療及近接電療結合使用,約有80%腫瘤會顯著縮小(response rate);而兩年局部控制率(即兩年沒有復發或增生)高達50%至70%左右,遠較傳統的單純體外電療(約20%)為高。隨着影像導引近接電療的嶄新技術引入香港並日趨成熟,無疑為愈來愈多年長而又不適合作手術的直腸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最後,那個老太太堅持不做手術,我們為她採用了近接電療的方案,治療效果理想,腫瘤完全清除,最近一次覆診約於治療後兩年,亦沒有復發迹象。我打趣問她﹕為什麼每次覆診總有不同的兒孫陪伴在旁,這是何等福氣!她沒有答我,卻笑得合不攏嘴。

■知多啲

術後便意較頻 排便微痛 兩月內恢復

關於近接電療的副作用,患者會於療程後兩星期開始有短暫的直腸發炎,感到排便時有輕微脹痛,便意較頻繁。炎症大多能透過藥物有效控制,而上述副作用會於治療後6至8星期後完全消減。至於後遺症,15%患者會有慢性直腸損傷,可能間歇性會有輕微的大便出血現象。

零距滅直腸癌 新電療快狠準 毋須手術 解救老年患者
頻頻如廁——療程後兩星期,患者會有短暫直腸發炎,排便有輕微脹痛,便意較頻繁。(圖:vchal@iStockphoto)

文:蔣子樑(香港大學臨牀腫瘤科臨牀助理教授)

圖:蔣子樑、yodiyim@iStockphoto

編輯:林信君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分享此內容: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