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共振是利用快速運轉的強力磁場,擷取身體不同部分的信號反應,然後以電腦程序產生體內結構的影像結合技術。由於MRI可以檢測到人體結構的微小變化,有利於早期診斷,而且檢查不帶輻射物質,因此成為體檢的選擇項目。
可設「參數」 針對檢查特定疾病
放射科專科醫生劉仲恒表示,MRI與電腦掃描及超聲波檢查等最大的分別,在於MRI有很多參數(sequence),例如T1、T2、DWI、FLAIR及ADC等等,「不同的參數設定,可以突顯出身體內某些物質,其中T1便是血的參數,T2可以提升水分的顯像度,而DWI則常用於監察初期中風」。
他續稱,不同疾病會令身體內特定物質出現變化,例如水分、脂肪、肌肉等,因此設定參數就等於加入不同的放大鏡,「讓醫生更易分辨到不同組織的構成,作出更準確的判斷」。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