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正視家居危機 小心兒童燙傷

分享此內容:

家居環境當中潛藏不少危機,稍不留神容易導致兒童受傷,其中以燙傷較為常見。醫生提醒家長及照顧者要做好安全措施,若小孩不幸灼傷,應及時用水沖洗及盡快求醫處理。

養和醫院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周詠文醫生表示,據臨床所見,小兒燒傷及燙傷問題甚為普遍,以燙傷個案最多。不少是因家長或照顧者將較熱的湯、食物或水擺放在小朋友容易觸碰的地方然後打翻,或是洗澡水溫甚高,因而釀成意外。

若被高溫的液體灼到,達至燒傷的所需的時間十分短暫。周醫生指出,以60度的水溫為例,只需1秒就可以令到全層皮膚燒傷。燒傷主要分為4個程度,一級燒傷指只傷及表皮,真皮並沒有受損,皮膚表面微紅及微痛,沒有水泡。第二級則已燒傷到真皮層,皮膚逞少少紅,亦會出垷充滿液體的水泡。第三級因為神經線已完全被破壞,皮膚變得灰白及已不會感到痛楚,若屬第四級燒傷,皮下組織及筋骨已經受損,最嚴重有可能需要截肢。

周醫生提醒,若灼傷後皮膚表面出現水泡,切記不要弄破;亦不要硬扯貼在傷口上的衣服或以冰敷傷口,因為會進一步傷及皮膚。不少人誤以為在傷口塗上豉油或油有幫助,其實油或醬料是會吸引細菌,增加感染的機會,而豉油的色素會影響醫生判斷傷勢。

正確處理方法應是以大量的水沖洗傷口,或把傷口浸泡在水中20至30分鐘(但若傷者有發抖現象則要停止,以免產生低溫症),然後用清潔的毛巾覆蓋傷口並送往救治。家長應留意家中滾燙的液體及食物、火源的位置;為小孩洗澡時應先放凍水再放熱水,以及不要將剛煮好太熱的食物餵給兒童。

https://health.mingpao.com/wp-content/uploads/2018/08/ds.jpg;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