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清關節囊還是肌腱受損 中年膊頭痛 未必五十肩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人到中年肩膊痛,難道是五十肩?

五十肩正名冰凍肩,不一定是50歲中年人才出現,肩膊痛也不一定是冰凍肩,還有一種名為「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兩者病徵十分相似,容易混淆。有人以為五十肩不用治理,痛楚便會隨時間慢慢減退,但實情是會影響手部的活動範圍,影響深遠。

肩痛,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五十肩,復康,聖雅各福群會,健康,物理治療,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 非50歲才有——「五十肩」不一定年近50歲才有,同時容易與肩袖肌群夾擊綜合症混淆,故出現肩膀痛症,最好盡快求診。(PRImageFactory@iStockphoto)

關節囊發炎引致五十肩,五十肩並非醫學名詞,跟「網球手」、「高爾夫球手」等一樣,是坊間的俗稱。這些俗稱有時會令人產生混淆,因為患「網球手」的人,不只是常打網球的人才會有,更加不一定是年近50歲的人便會有五十肩。五十肩又名冰凍肩,醫學名稱為黏連性關節囊炎(adhesive capsulitis)。身體結構上,肩關節除了以肌腱承托外,還有關節囊,而五十肩是由於關節囊發炎,漸漸變厚及收緊,令肩膀疼痛及活動困難。

40至60歲女性 患病風險較高
五十肩成因不明,但有一些因素會增加患此症的風險,當中包括糖尿病、甲狀腺病、柏金遜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因長期肩膀活動受限制(如骨折後、手術後)等。年近40至60歲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此症,因此人們稱之為五十肩。

五十肩是由於包裹着肩膀關節的關節囊發炎引致,發病過程及相關病徵可分為3個階段:急性期、凝凍期和解凍期。

1. 急性期
為發病初期,此階段平均長0至3個月,主要徵狀是有強烈疼痛感及發炎(關節及附近位置發紅及發熱),整體關節活動幅度會漸漸減少,繼而限制日常活動,如提肩拿東西、女士手放背後扣胸圍帶等。由於處於發炎階段,患者即使在靜止狀態或入睡時也會感到疼痛。

2. 凝凍期
發病期約3至9個月,主要徵狀是整體關節活動幅度明顯減少,日常肩膀活動嚴重受影響,肩膀仍然疼痛但比初期有好轉。

3. 解凍期
發病期約9至18個月,此階段又稱恢復期,疼痛逐漸減少及關節活動幅度漸漸回復,肩膀漸漸回復正常。

一直以來, 大家都相信五十肩會如上述提及的3個階段般,自己慢慢回復至正常。但於2016年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在Current Orthopaedic Practice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表示,沒有證據顯示五十肩能在沒有治療下自行完全康復,因此及早得到合適的診斷及治療是十分重要。

控制血糖 減患五十肩風險
雖然五十肩原因不明,但有一些後天因素會增加患病風險。只要我們從此入手,就能減低患五十肩風險。例如控制血糖,避免患糖尿病;接受肩膀手術或有肩膀傷患後盡早做復康治療;保持健康生活,避免患心臟病,以及維持正確姿勢等。

文:陳啟豪(聖雅各福群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編輯:王翠麗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