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地區康健中心為患有高血壓的病人提供「高血壓治理計劃」,有系統地處理高血壓的情况及相關的風險因素,希望幫助持續控制血壓於正常水平。計劃內容包括:
- 護士教導病人認識高血壓及其併發症、家居血壓監測、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以減少現存危險因素(如戒煙),及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等;並會按需要安排電話跟進或接見,提醒病人定時覆診,跟進服用藥物及健康生活模式的依從性
- 藥劑師解釋藥物的功效、正確服用方法、副作用,以及基本的服藥常識和正確儲存藥物方法等
- 營養師為病人提供健康飲食的知識與低鹽、低脂及高纖的膳食建議,達到控制血壓的效果
- 物理治療師為過胖的病人制定個人化運動計劃,以減輕體重,有助控制血壓
此外,地區康健中心會安排周年醫務諮詢、血液化驗及併發症檢查,以及早發現併發症的徵兆,從而適切預防與治療,阻止病情惡化。中心亦會聯繫病人互助組織,定期舉辦不同形式的活動,使病人能夠將所學知識強化在生活習慣中,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並互相交流及鼓勵。
地區康健中心亦設有社區心臟復康計劃,主診醫生可以在有需要時轉介心臟病發後的病人在社區持續復康。團隊成員包括護士、藥劑師及其他專業,例如物理治療師等,教導病人關於心臟病知識、風險因素、用藥指引,並指導病人適當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以加強心肺功能,並協助病人重回工作崗位及早日重投社區生活。
除了處理病人的狀况,中心的醫護團隊亦會提供服務予照顧者,教導照顧的技巧及壓力的處理。若照顧者需要其他社區資源配合,地區康健中心作為一個服務樞紐,會因應情况轉介接受相關服務,讓照顧者身心得到支援。
相關文章: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