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良友共敘,美酒佳餚,愈夜愈熱鬧。雖然已過了孩子上牀睡覺時辰,但翌日是假期,大家都沒有回家的意思。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明明喝酒的是大人,「發酒瘋」的卻是孩子。幾個男孩走路歪歪斜斜,站不穩,索性躺在地上打滾,狂野大笑。平日文靜害羞的女孩,一反常態,捉着大人衣袖,嘮嘮叨叨的說個不停。一向口若懸河的表弟,突然不愛說話,獨自坐在客廳一角傻笑,對牢空氣指指點點。
我的小女兒更是不堪,竟然脫了衣服,跳上沙發扭來扭去,唱歌跳舞,嚇得我立刻像個美式足球員般撲上去,把她拉入洗手間。
到此境况,家長們都不得不宣布派對結束;雖未盡興,但孩子們的健康始終優先。
睡眠不足如醉酒 失自制能力
身為父母皆知道,當幼兒玩累了,表現可以非常嚇人:吵鬧叫喊、橫衝直撞、亂發脾氣、興奮過度,大體上就是成年人喝醉的模樣。
為何會這樣的呢?
先說醉酒。酒精能抑制中樞神經,當腦部皮質層的活動減弱時,潛意識的思想情感便逐漸浮面,使人做出心中想做、平日卻以理性抑壓着的行徑。
同時,腦內的星形膠質細胞,會釋放出一種叫腺苷的神經傳遞物質,令人無法集中精神,失去自制能力;這種情况,跟睡眠不足時頗為相似。
當成年人睏倦時,仍會用理性控制自己,掙扎着維持清醒,不會胡亂說話和行動。然而,小孩子們才不會考慮那麽多;抑制能力一去,便盡情地表現真我,看起來便跟喝醉酒差不多了。
「睡駕」反應慢 危險度比擬酒駕
當然,「睡眠不足」和「酒精」對腦袋的實際影響不盡相同,各有非常複雜的機制,且有不少部分的是科學家未能完全理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睡眠不足時駕駛,其危險程度,可能足以跟醉酒駕駛比擬。
美國加州大學於2016年在Nature Medicine發表實驗結果,證明睡眠時間被剝奪,會破壞腦細胞互相交流的能力,信號傳遞時間變長,而視覺轉化為意識的速度也會變慢。
換言之,一個缺乏睡眠的司機,看到行人出現在車子前面,他的神經傳送信息速度會比正常人慢,大腦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感知到眼睛看到什麽。如此一來,煞車的反應就會遲了,交通意外的風險大大提高。
所以,充足的睡眠,不僅關乎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對於父母們的反應思維也是無比重要。為了一家大小的平安與健康,假日派對要適可而止,別玩得不知時辰、樂而忘返!
文:許嫣(病理科專科醫生)
專題系列文章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開學發覺眼矇矇 深近視增青光眼、黃斑病變風險 滅緩惡化有法
- 40+港人 7人有1人膀胱過度活躍 致突然尿急或尿失禁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白內障手術毋須等「熟透」微創手術重拾視力 傷口細小快復原
- 爆肌熱養眼?女士多看肌肉男補氣血兼減壓?小心過度難抽身或情緒病、傷身心
- 日本腦炎病毒暫無特效藥 全球每年近萬宗新症 避免蚊叮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超加工食物】化學工序多超加工可致肥胖或慢性病 營養師教你智選健康食品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