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在香港,甚至其他地區,男性護老者都是被邊緣化的一群。相對女性而言,男性護老者較難主動求助,也不習慣將情感吐露。然而,強烈的情感倘若沒有出口,長期壓抑可能引致抑鬱,又或者當累積到一個爆發點,便一發不可收拾,令護老者作出傷害自己或被照顧者的極端行為。
每天早上梳洗完畢,63歲的阿明(化名),就要喚醒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太太,提示她如廁、為她刷牙洗臉、梳頭穿戴,再煮個簡單的麥片早餐,協助太太進食,然後拖着她到樓下等候專車前往日間中心接受服務。太太上車後,阿明便匆匆上班,直至下午放工後接回太太,再到街市買菜,回家煮飯。飯後則需要打理家務,並協助太太如廁、洗澡及更衣。如果當晚太太沒有不適、沒有失禁尿牀、沒有半夜因認知混亂而游走,阿明方能安心入睡。日復日的照顧,已經超過3年。細碎的工作、頻繁的扶抱、密密麻麻的覆診安排、長時間的高度警覺、與被照顧者家人的角力等,令護老者無暇照顧自己之餘,更構成壓力。
母子愛恨交纏 矛盾添壓力
護老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及情感通常都錯綜複雜,以79歲老陳(化名)為例,他是家中獨生子,照顧年近百歲及長期卧牀的母親已有10年。談及母親,老陳說母親可能因為早年喪夫,故脾氣極大,經常對年幼時的老陳又打又罵。老陳表示母親即使要人照顧,也不改說話苛刻的本色。老陳更試過因為太過受氣,曾向母親說要將她了斷。雖然老陳一方面憎恨母親,另一方面卻又捨不得將母親送入院舍或交由他人照顧,矛盾情緒令他壓力倍增。
65歲的權哥(化名),則另有故事。別人眼中,他是無微不至的護老者,名副其實的「愛妻號」。為了太太,他辭去工作,一心一意照顧,然而太太日漸衰退,權哥愈看愈心酸,卻堅決拒絕其他人的幫助。直至一晚太太意外跌倒,權哥扶起太太時自己扭傷,悲從中來,一度想過就此了結二人性命。權哥非比尋常的堅持,將他推到崩潰邊緣。
「什麼都做不到」推向絕望邊緣
阿明、老陳和權哥,與其他男性護老者一樣,生活重心都落在至親身上,無法關顧自己。一眾年紀不輕的男子漢擔任重複性照顧工作,不但辛勞,更衝擊主流社會的角色定型。有男性護老者表示「約朋友睇波都無可能」,也有因照顧被迫放棄工作,但經濟拮据卻又不敢向家人開口,而看着至愛衰退卻心感無能為力,自覺保護家人的天職未能完成。悲憤、傷心、內疚等複雜的感受,很快令男性護老者判定自己為失敗者。心裏一句:「什麼都做不到」,將護老者推向絕望邊緣。
文:張俊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講師)、蘇素芝(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馬鞍山長者地區中心副主任)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高毒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選對標靶治療方法成關鍵 重拾身心健康
- 【解讀肺癌】不吸煙都有肺癌?肺癌也可根治?一文了解肺癌治療新趨勢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癌症治療:全球首創光敏混合型免疫療法 精準抑制黑色素瘤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