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耳水不平衡4個病徵 大部分影響單邊耳朵
- 暈眩,天旋地轉的感覺持續20分鐘或以上
- 耳鳴
- 聽覺減弱,初時會時好時壞,之後聽力會越來越差,甚至永久受損
- 耳朵有悶塞或耳脹感覺
耳水增多的原因仍然未明,但區博士強調,相信與病毒感染、過敏、免疫失調、偏頭痛及遺傳等因素有關,亦可能是排走耳水的管道出現阻塞,又或是調節耳水量和耳壓的內淋巴囊失效有關。
他表示,耳水不平衡大多影響30至60歲人士,男女都可能患病,女性略多於男性,大部分都只是影響單邊耳朵,僅約15%病例屬兩邊耳朵均受影響。
相關文章:【心事直播】營養要識:殺人飲食排行榜 高鈉最攞命
藥物改善頭暈、作嘔 手術針對暈眩
不過,耳水的多少無法量度,故耳水不平衡一般會憑臨床檢查和病徵作出診斷,其中耳蝸電圖測試有助判斷病人是否患病,準確度可達七成。雖然美尼爾氏綜合症暫時未有方法根治,但大部分人接受利尿藥、止暈、止嘔等藥物治療後,病情大致可得到控制,頭暈、作嘔等情况也得以改善。
區博士稱,現時有手術可處理耳水不平衡引起的嚴重暈眩,例如在前庭膜放入引流管,把過多的內淋巴液排到內淋巴囊或其他地方,又或是穿透耳膜注射藥物到內耳,惟會影響聽覺神經細胞。
另外亦可以利用手術切斷前庭神經,從而減少耳朵將暈眩信息傳送到大腦,但同時令兩邊耳朵傳送致腦袋的平衡信息不一致而導致平衡力變差或其他後遺症,例如他曾遇過一名病人在外國接受切斷前庭神經的手術,卻因而影響身體平衡引致發生交通意外。
病發立即坐下 改變飲食習慣少鹽少酒精
區博士提醒病人,一旦出現不適感覺時,應第一時間坐下以防跌倒,盡力讓眼睛望著固定的目標,例如路牌、招牌等,從而減少因暈眩而引致的眼球震顫,有助減輕暈眩的不適感覺。同時,亦要讓親友知道病情,一旦病發時,知道怎樣協助。得到親人的諒解,也能減少抑鬱及憂慮等情緒。
除了以藥物改善徵狀外,病人長遠需要在日常生活、飲食習慣方面入手,例如飲食要少鹽,以免多喝水,有助減少內耳的水壓,亦要盡量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以免引發內耳水腫,對減少病發機會有一定的幫助。
提提你:頭暈一定與耳水不平衡有關?
很多人覺得頭暈眼花,定必是耳水不平衡作怪,但其實耳水不平衡只是耳性暈眩的其中一種,其他原因還有前庭神經發炎、耳石脫落、聽覺神經瘤,以及頭部創傷等。若出現持續頭暈,建議及早求醫了解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