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大陸以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個案昨日已逾1700宗,伊朗、意大利、韓國等地疫情急速擴大,再掀疫情是否已到「全球大流行」(pandemic)階段的憂慮。有專家昨(24日)警告,過去48小時疫情出現重大變化,各國政府的抗疫策略需由遏止蔓延改為盡量減低損害。世界衛生組織(WHO)對上一次宣布「大流行」已是2009年豬流感疫情,世衛總幹事譚德塞昨強調,目前「大流行」一詞並不符合事實,強調現時應集中火力圍堵,並為可能出現的大流行作好準備。他稱,意大利、韓國及伊朗確診個案大增令人深切關注。
伊朗傳入 科威特伊拉克首現病例
疫情除了在韓國及意大利蔓延外,中東波斯灣國家多國周一(24日)亦分別宣布首度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科威特有3宗,巴林1宗,阿曼兩宗,伊拉克1宗,全部患者都是從伊朗回國。伊朗是目前中東地區中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國家,有66宗個案和12人死亡,死亡人數是中國以外最多(見另稿)。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亞美尼亞等國均已宣布封鎖接壤伊朗邊境,阿曼亦停飛伊朗。
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全球衛生管理計劃總監斯里德哈爾(Devi Sridhar)教授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在過去48小時出現明顯轉向,世衛及其成員政府如今必須考慮改變抗疫策略,由控制疫情擴散改為緩和、降低負面衝擊。有英、法專家亦指出,多宗與中國無明確傳染病學聯繫的確診個案浮現,反映疫情已過渡至社區傳播。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上周五(21日)亦首次對各地與中國無明顯關聯的病例激增表示憂慮,警告控制疫情的機會正逐漸收窄,必須迅速行動回應。
港專家不排除大流行 提封城醫藥對策
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向本報稱,認為目前未到大流行階段,未來兩周需密切監察韓國疫情,不排除會出現大流行情况。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向本報稱,不排除未來會進入大流行階段,關鍵在於各國有否採取合適的防控措施。他指出,如本港進入「大流行」,即已不能用圍堵策略堵截病毒,屆時醫療系統達到非常飽和狀態,本港或需要「封城」,以及停工、停課及關閉公共交通等,防止病毒傳播。他說本港爆發豬流感時會派發藥物特敏福,但新型冠狀病毒要用混合不同抗病毒藥物的「雞尾酒」療法,各人劑量亦不同,難以實行派藥。曾祈殷續指,各國需要加強檢測、盡快找到相連個案、建立迅速通報機制,以及儲存足夠抗病毒藥物應對大流行。
世衛發言人亞沙雷維奇(Tarik Jasarevic)昨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世衛自2009年H1N1人類豬流感病毒疫情後,已不再使用當時的6級警示機制(即1級為沒有感染個案,6級為全球大流行)。亞沙雷維奇說,一般而言,全球大流行是指一種能在人與人之間輕易傳播的新病原體在全球爆發,而目前新型肺炎則屬多國出現爆發及密集感染的情况,而部分國家目前已停止傳染。不過他強調疫情仍是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並可能進一步擴散,世衛就疫情的建議維持不變,並將繼續與各國合作遏止病毒擴散。
話你知:豬流感定性「大流行」 多國批反應過度惹恐慌
世衛1999年制定6級警示機制,但2009年H1N1人類豬流感疫情後改變有關機制。始於墨西哥的豬流感疫情估計造成最少28萬人死亡,世衛當時認為H1N1在最少兩個世衛地區引起社區感染,而且擴散速度「史無前例」,符合世衛大流行階段第6級,因此在2009年6月11日宣布疫情屬「全球大流行」,要求各國政府全力動員醫療資源,並預備防護及抗病毒藥物等物資,惟最終病毒造成的傷害與一般流感相若,不少國家批評世衛當年宣布豬流感疫情屬全球大流行是反應過度,造成不必要恐慌,並被迫購買大量疫苗等昂貴抗疫物資。
世衛時任總幹事陳馮富珍2010年曾表示,6級機制本意在於不觸發公眾恐慌下,逐漸增加社會對疫情的準備,不過事與願違。世衛其後檢討機制,2013年推出新指引,取消6級警示機制。
大流行期間 美准用「特殊」藥物
大流行(pandemic)沒有客觀標準,一般是指一種傳染病在全球同時威脅大量人口,它往往由全新病毒造成,極容易令人感染,並會透過簡單和持續的方式人傳人。大流行是傳染病規模中最高,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分級,下面還分別有流行病(epidemic )、風土病(endemic)和零星爆發(sporadic)。根據CDC,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大流行期間,或會開始發出「緊急使用權」(EUA)容許醫生使用沒有經FDA批准的藥物診治病人,2009年豬流感大流行時,FDA就曾臨時准許兩種藥物緊急治病。
專題系列文章
- 拆解急性與慢性鼻竇炎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炎症嚴重可損視力致腦膜炎
- 跑友注意:膝內側疼痛未必韌帶、半月板問題 或鵝足滑囊炎 P.OL.I.C.E 急救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嬰兒血管瘤1個典型症狀:皮膚紅點增大成軟瘤 複雜個案或影響發育 早產嬰風險較高
- 高毒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選對標靶治療方法成關鍵 重拾身心健康
- 【解讀肺癌】不吸煙都有肺癌?肺癌也可根治?一文了解肺癌治療新趨勢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精神健康】囤積症有五大元素 多10多歲發病 隨年長惡化 非長者獨有
- 【平安藥包】外出旅行必備 藥劑師列舉藥物清單:止痛退燒、腸胃不適、止暈、急救包……
- 癌症治療:全球首創光敏混合型免疫療法 精準抑制黑色素瘤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