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正受「2019冠狀病毒病」威脅。不少市民擔心自己或親人可能受到感染,因而出現不同程度的不安、焦慮和精神壓力徵狀。這些都是人受到威脅而產生的正常心理及情緒反應。雖然不安會擾亂日常生活,但同時令我們提高警覺,執行相應預防措施去保障自己和親人健康。
有些人需要到「檢疫中心」接受隔離與監察一段時間,他們可能會更加擔心染病,或因未能與親友接觸而感到孤單,又或者因前景未明朗和擔心受到其他人的誤會,甚至歧視而感到徬徨無助。研究發現有些受疫症影響而要接受隔離人士日後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和「抑鬱症」徵狀。需隔離時間愈長,徵狀也愈明顯。所以受到疫症威脅的人士若出現焦慮、寂寞、抑鬱、內疚、憤怒、埋怨等情緒困擾,並有不信任別人或遷怒他人的行為,是可以理解。
對於需要在「檢疫中心」接受隔離與監察的人,他們要明白接受監察對自己、親友和社會都提供了重要保障。因為:
- 受監察者一旦出現受感染徵狀,醫護人員可以盡快安排適切醫療服務,以免延誤病情
- 他們的親友和其他社會人士(尤其是一些有較高風險的人士,例如幼童、孕婦、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等)可以避免受到傳染風險
受監察人士只要和醫護人員合作,遵從指示,當完成監察安排後,便可以安心地繼續自己的正常生活。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