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持續全球大流行,深圳檢驗來自第二大疫國巴西的急凍雞翼表面樣本,發現對新型冠狀病毒呈陽性。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指本港沒出售有關批次雞翼,已即時暫停辦理該廠房的禽肉進口許可證申請,並會加強抽驗巴西冷藏雞肉;本港有網店將同公司的雞翼槌下架。有專家認為是次檢測找到病毒基因,未有證據證明病毒具感染性,但新冠病毒確可在低溫長時間存活,叮囑市民接觸凍肉後要潔手。
另外,本港超市有售其凍肉的丹麥皇冠(Danish Crown)亦爆發新型冠狀病毒,上周因應142名員工確診,要關閉哥本哈根附近的屠宰場至少一星期。
相關文章:明報健康網 – 新冠肺炎
巴企Aurora出口 港沒售有關批次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昨日公布,8月11日在深圳龍崗檢測,發現一份從巴西進口的急凍雞翼表面樣本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其註冊號為「SIF601」,批號為「7720051522」。
根據國家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網頁的「進口肉類境外生產企業註冊名單」,「SIF601」為一間巴西公司「COOPERATIVA CENTRAL AURORA ALIMENTOS」(下稱Aurora)。Aurora網頁顯示「SIF601」是位於巴西沙辛的家禽廠房。世衛網頁顯示,全球累計逾2000萬人染疫,巴西確診屬全球第二多,達310萬人;最多為美國。
雞翼槌下架 HKTVmall:免疑慮
據香港凍肉海產零售批發商會前秘書長鄭興所知,Aurora是大公司,本港有進口該公司凍肉,並指巴西雞翼肉質肥美且價格便宜,受港人和食肆歡迎,而巴西產品佔本港凍肉市場逾三成。HKTVmall有售Aurora的巴西雞翼槌,該公司回覆稱有關產品並非新聞中的雞翼,亦非相關批次,但為免客戶疑慮,商戶已將產品下架。
檢病毒基因不等於具感染性 專家:篩查食物無成本效益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實驗室科學分部主任潘烈文表示,新冠病毒會感染哺乳類動物,例如人、貓、狗,未聞禽鳥受感染,估計是處理有關食物的人員染疫,病毒污染了食物。他強調是次檢測找到病毒的基因,但未有證據證明病毒有感染性,仍待當局調查。
港大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薛達稱,驗出病毒核酸不代表帶有具感染性的病毒,感染人類的可能性未明。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認為雞肉煮熟後應沒問題,但煮食過程中不要觸摸眼耳口鼻,並要洗手保持清潔。
至於本港需否篩查食物,薛達認為需篩查大量食物才有機會找到小量陽性個案,不具成本效益。鄭興亦指本港進口大量食品,逐樣驗未必可行;潘烈文則認為要先評估風險,如資源許可,可驗爆發地進口的食物。
早前北京有切割三文魚的砧板驗出新冠病毒,本港食安中心抽了16個三文魚樣本檢測,全部陰性。澳門則加大抽檢進口的冷凍食品,由平均每日30個增至100個,至今1000個樣本皆為陰性。澳門昨因應深圳檢測,暫緩涉事廠商的產品入口申請。另外,中國海關總署7月10日公布從厄瓜多爾3間公司進口急凍蝦包裝和箱內壁驗出病毒核酸。
新冠怕熱不怕冷 4℃可活兩周
深圳發現巴西進口急凍雞翼表面的樣本對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但病毒是生是死仍未明。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實驗室科學分部主任潘烈文指出,新冠病毒不怕冷只怕熱,在70℃環境下生存少於5分鐘,但在4℃或以下生存時間數以星期計,料如病毒在食物急凍一刻仍存活,急凍期間可生存很長時間。
潘烈文表示,早前實驗證明高劑量的新冠病毒可在4℃的培養機環境生存兩周,他預料病毒可存活得更久,但暫未有進一步研究。
潘烈文說,因病毒表面的蛋白對溫度反應敏感,低溫環境能減少病毒因外來刺激而失去感染性,冷和乾燥的環境可延長新冠病毒具傳染性的時間,原理如冷凍「保鮮」食物。他估計,如果病毒在食物急凍的一刻仍存活,在急凍期間可生存很長時間。
專家籲買食物後洗手
潘烈文稱,煮熟食物有效殺死病毒,他又提醒市民購買食物和處理食物後都要盡快洗手或用酒精搓手,其間手部避免觸摸口鼻,這都能避免受污染的食物感染。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