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何先生,今天我們是第一次見面,我是陳醫生,有什麼可以幫你?」何先生是一名50多歲男士,個子高大,眉宇間帶一點愁容。
「近半年來我胸口總是不自在,只吃一點點便覺得有一道氣頂上來,整天胸口都感到飽飽脹脹。以往我最愛吃自助餐,現在什麼也不想吃。」他的說話帶着不安和無奈。
因為何先生表示胸口鬱悶,家庭醫生便把他轉介心臟專科。心臟科醫生為他做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檢查,包括磁力共振,結果顯示他的心臟血管有少許收窄,建議他服用亞士匹靈。如果擔心的話,可以考慮植入心臟支架。何先生半信半疑,他一向生活健康,不煙不酒,膽固醇及血糖也正常。
由於覺得胸口飽飽脹脹,他又尋求腸胃專科的意見。腸胃科醫生為他做了一系列檢查,包括腸鏡、胃鏡、電腦掃描等等,可是也找不到有什麼結構上的問題。腸胃科醫生最後認為他胃部好像有少許發炎迹象,於是便處方了胃藥和化胃氣的藥物給他。
一大堆的檢查也找不到病灶,一大堆的藥物似乎對紓緩不適也起不了什麼效用。
高科技檢查 找不到心病源頭
聽他說畢後,我翻查何先生帶來一堆厚厚的化驗報告,發覺心臟血管只是輕微收窄,胃部也沒有嚴重發炎。整體來說,何先生的檢查報告相當正常,完全不能解釋他胸口脹悶的原因。
於是我嘗試了解他的生活狀况,一問之下,知道他父親半年前過身,剩下有認知障礙的獨居母親。何先生差不多每天都不辭勞苦地由九龍跑到新界照顧她。談到照顧母親的辛酸時,眼前的中年大漢忽然滿面通紅,說:「我無論多努力,她的情况只有愈來愈差。曾經不知多少次,我真的很想一走了之,從此不再管媽媽的死活,我覺得這是一場永遠不會贏的仗,我真的很累。」說到這裏,何先生的眼眶已載不了滿溢的淚水……
何先生愈是努力,心裏愈感到沮喪和無奈,但這腔苦水,又可以向誰吐?唯有統統往自己肚裏吞。
看着這個大男人,我知道他身體上的不適,實在是源於作為照顧者的無形壓力。雖是找到根源,問題亦不能一下子得以解決。
現今都市人,每天面對解決不了又毫無盡頭的問題,別人幫不上忙,當事人只能夠默默承受。口裏說不出的嘆息,便在身體上透過各式各樣的不適表達出來。
醫生經常要處理反覆檢查也找不出原因或多種藥物也不能改善的徵狀,我們可以為病人做的,其實是多些留意病人的身體語言,多些從整個人而不是從器官去考慮,令他們在已經十分困難的日子裏,走少一些冤枉路。
作者簡介:教學生、醫病人、做研究,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親筆分享杏林大小事
文:陳家亮
專題系列文章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持續按摩三陰交4個養生保健好處 安神助眠改善消化不良
- 便秘怎麼辦?先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了解4類通便藥對付頑固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