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進食一些冰冷食物時,部分人或會感到牙齒有痛楚或麻痹,如果單純是進食一刻出現這些問題,或未必需要太在意;惟如果是進食後仍久久未能消退,這可能是與敏感牙齒有關。然而,患上敏感牙齒並非一朝一夕,通常是源於琺瑯質長久磨蝕及溶化,以及牙肉萎縮等問題所造成。要預防患上敏感牙齒,以下5個預防方法值得注意,應多留意飲食及牙齒護理,避免琺瑯質受損,以及出現牙肉萎縮等不良問題。
相關文章:【磨牙】長期磨蝕牙齒礙進食 致牙骱痛、頭痛 磨走琺瑯質增敏感牙齒機會 注意睡眠窒息、壓力響警號
拆解敏感牙齒原因:失去琺瑯質外露牙小管 神經線受刺激
養和醫院牙科部醫生姚嘉琦醫生解釋,牙齒的牙本質有大量肉眼無法看見的牙小管,而牙小管含有牙本質液(dentinal fluid),原本牙齒表面有一層琺瑯質,可有效覆蓋著牙小管,惟當牙齒因某些原因致失去琺瑯質保護,牙小管便會外露。當患者飲凍飲、進食冷凍食物、大力刷牙時,都會帶來外來刺激,根據水動學理論(hydrodynamic theory),牙本質液會因外來刺激而流動,刺激到牙小管末端、牙髓的神經線,令牙齒感到麻痺或痛楚。
牙肉萎縮令牙腳外露 致敏感牙齒
至於為何牙齒會失去琺瑯質保護,姚醫生指出,通常是因為日常生活習慣令琺瑯質磨蝕或溶化,從而令牙小管外露,當受到外來刺激便會觸發敏感牙齒。此外,牙肉萎縮亦會導致敏感牙齒,因為牙肉萎縮會令藏在牙肉內的牙腳外露,而本身牙腳並沒有琺瑯質保護,因此當牙腳受到外來刺激,同樣會觸發敏感牙齒。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