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義愈趨普及,部分人或將素食與健康劃上等號,然而註冊營養師提醒,部分素肉在生產期間添加不少油分及鹽分,加上可能會額外加入碳水化合物,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士需留意。此外,不進食雞蛋及奶類的全素食者,亦有機會缺乏蛋白質及維他命B12,可能會引致貧血、疲倦等問題,在每餐的食物配搭上需下功夫。
相關文章:【貧血飲食】預防貧血的關鍵微量營養素是什麼?營養師:肉食/素食鐵質攝取飲食手冊
烹調素肉釋出致癌物風險較低
近年興起的素肉,其質感與肉類相似,其中常見的素午餐肉及素漢堡,主要是豆類製成,例如黃豆、青豆、薯仔及小麥,而小麥中含有的麩質更能令素肉的口感變得與肉類相似。
養和醫院營養部統籌主任、註冊營養師余思行表示,素肉屬於植物性蛋白質,與肉類的蛋白質含量相近,部分素肉更會添加纖維素、鈣質和鐵質,令其營養更豐富;其脂肪含量比傳統肉類,例如牛肉、香腸等少約30%-50%;加上素肉不會像紅肉般,其在高溫烹調的過程中,釋出致癌物的風險會較低,相對上較健康。
飽和脂肪含量高或影響心臟健康
然而,余思行指出,由於不少素肉產品為了確保其味道接近肉類,大部分會加入屬於飽和脂肪的棕櫚油或椰油等,雖然整體脂肪含量較低,惟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飽和脂肪含量卻仍然甚高,進食過多會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本身有心臟問題的人士更需分外留意。
相關文章:【血壓標準】自己量血壓注意5大事項 測量時間、姿勢、次數有學問 準確量度助有效監察
素漢堡添加鹽分 高血壓人士注意
此外,有部分素肉,特別是素漢堡會加入大量鹽分提升味道,高血壓人士需小心;新式素肉一般會額外加入碳水化合物,例如薯仔、米或粟米等製造,因此糖尿病患者進食素肉時,需按比例減少進食其他碳水化合物(如白飯或麵)的分量。
余思行建議,素肉產品的種類眾多,可盡量挑選未經醃製的免治素肉,一般免治素肉的油分及鹽分含量會相對更低,烹調時亦要避免加入過多調味料,以免脂肪及鹽分攝取超標,引致健康問題。
全素食者易缺乏蛋白質、維他命B12
至於全素食者,有機會出現營養不均的情况。余思行解釋,全素食者相對容易缺少蛋白質及維他命B12的吸收,有可能出現貧血問題,導致脫髮及容易疲勞。她提醒,成年人需確保每日攝取4份蛋白質:換算成食物,1磚布包豆腐等同1份蛋白質,亦可以1杯豆漿或4湯匙紅腰豆、紅豆、綠豆、黃豆等乾豆類作為代替品。
至於維他命B12,一般是從肉類中吸收,惟全素食者可選食添加了維他命B12的榖麥早餐及素肉作替代,有需要亦可考慮進食相關補充劑吸收。
專題系列文章
- 【走路姿勢】5個步姿問題 隨時引發膝痛腰痠、肩頸不適 正確走路4個注意
- 應對過敏症學童病發 家校合作過敏反應應對方案 處理緊急狀况
- 炎夏運動小心引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熱中暑 全程補水有策略
- 夏天真菌作怪 常見3種皮膚病:皮膚癬、汗斑、褶疹 抗生素治療無效
- 瘋搶爆紅公仔失控或成病態?了解購物分泌多巴胺可令人快樂減壓
- 中暑體溫高身體如焗爐 細胞變質高危 及時降溫、補充電解質 防體溫飈升
- 脊柱側彎高低肩?身體兩側不對稱? 自我篩查及早求診
- 椎間盤突出常見腰頸椎 局部劇痛嚴重走路也困難 水中物理治療有效嗎?
- 持續按摩三陰交4個養生保健好處 安神助眠改善消化不良
- 便秘怎麼辦?先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了解4類通便藥對付頑固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