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逾314萬人已接種第3針新冠病毒疫苗,養和醫院發表研究,首兩針接種科興或國藥疫苗者,在第3針分別接種科興及復必泰疫苗,結果面對變異病毒株Omicron,接種科興者不足一成替代中和抗體呈陽性反應,接種復必泰者則仍有逾六成人抗體呈陽性反應。研究團隊認為,若患者首兩針打科興或國藥等滅活疫苗,第3針應優先選擇復必泰等mRNA疫苗,其效果可持續至針後90日。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接種科興/BioNTech復必泰疫苗第一針、第三針或第四針 兒童接種、長者即日籌、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流動接種車、公立醫院、復必泰疫苗接種服務先導計劃安排(更新2022年4月14日)
養和研究:應對Omicron 第3針後30日抗體陽性人數 復必泰:69% 科興:7%
研究本月3日於醫學期刊VACCINE發表,234名參加者首兩針接種科興或國藥疫苗,其中98人第3針選打科興,136人第3針選打復必泰,並在接種第3針後第30日及第90日分別抽血測試。面對原始病毒及變異病毒株Delta,兩組接種者均有七成或以上參與者的替代中和抗體呈陽性(見表);若面對Omicron,以針後30日計算,復必泰組別有69%人呈陽性,科興組別僅7%人呈陽性。
研究另比較兩個免疫指標,其中一個為刺突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免疫球蛋白G(Anti-Spike RBD IgG),針後30日復必泰組別的抗體水平中位數為2302 BAU/mL,但同期科興組別的抗體水平中位數為143 BAU/mL;另一指標為T淋巴細胞,復必泰組有86.5%呈陽性反應,科興組則有63.5%人。
相關文章:【新冠疫苗】研究:接種一針復必泰或科興疫苗後染疫 抗體水平較打3針人士高五成及兩倍 抗體可持續3至6個月
研究:科興、復必泰均安全助免疫 建議第3針接種復必泰等mRNA疫苗
研究團隊表示,結果顯示接種兩種疫苗作第3針均安全及具有免疫原性,但面對現時流行的高傳播性的Omicron,復必泰免疫反應較佳,其效果可持續至針後90日,若首兩劑均打滅活疫苗者,第3針應先選mRNA疫苗。
相關文章:【新冠變種】Omicron和Delta、流感、傷風症狀比較 美國第五波疫情加流感呈上升趨勢 可致重症
科委會建議:接種新冠疫苗可同時打季節性流感針
另外,衛生防護中心轄下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昨發表2022/23年度流感疫苗接種建議,除了已知對疫苗有禁忌症者,所有健康人士均應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並需確保高風險者如醫護及長者等優先打針。
據現有的衛生防護中心網頁,因同時接種新冠與其他疫苗數據有限,中心建議兩者最少相隔14天。科委會昨建議,在市民知情同意下,接種時可彈性處理,可於同一到訪期間接種新冠疫苗和季節性流感疫苗,此原則亦適用於院舍等場所,以方便行政安排和提高接種率。
科委會表示,自2020年2月中以來,本地季節性流感活躍程度一直處於低水平,可能是受新冠疫情下的防疫措施影響,故放寬措施後或增加流感傳播,可能導致流感與新冠病毒共同流行,並引述研究顯示,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流感增加嚴重併發症和死亡率,而接種流感疫苗可減少住院機率和縮短住院期。
(新冠疫情)
專題系列文章
- 【世界骨質疏鬆日】30歲後骨質流失快 骨骼變脆弱、易骨折 4重點防無聲疾病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
- 【乙型肝炎】每10個患乙肝4個不自知 篩查年內推 先驗家人帶病毒者
- 【流感疫苗】2025/26年度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計劃展開 一年打一次宜早不宜遲
- 重組流感疫苗是什麼?劉宇隆:適合對雞蛋過敏者接種 盧寵茂:母嬰院設賽諾菲三價滅活疫苗孕婦可接種
- 港大研究:行得快助保護呼吸系統 降患癌風險 肺癌尤顯著
- 【肥胖】全球5至19歲近1/10屬肥胖 增糖尿、心臟病風險 超加工食物所致
- 【精神健康】港大估算:去年港人自殺率升 學童輕生率減半 25至39歲男升幅最大主因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