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皮膚缺水呈網狀紋失光澤 忽視㿺㿭可引發炎症、濕疹
皮膚是否缺水,單憑肉眼也可判斷。「如果皮膚細胞不夠水分,會呈現網狀乾紋,亦會失去光澤,膚色變得暗啞。」明德國際醫院皮膚科名譽顧問、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湧指,當皮膚缺水至甩皮、龜裂,就已是㿺㿭了。
他說,輕微㿺㿭不難處理,只要頻密地塗潤膚膏,為皮膚補水即可,「但要揀選不含刺激物的皮膚護理產品,磨砂、果酸就盡量少用,避免皮膚更乾燥。可使用針對乾燥皮膚,更多保濕成分的潤膚膏,加強潤膚效果」。
然而,㿺㿭並非小事,長期忽視,有可能引發炎症,甚至演變成濕疹。陳湧解釋,當皮膚乾裂、脫皮,皮膚細胞不再緊緊黏在一起,而是呈現空隙,這時便容易遭到致敏原、細菌病毒入侵,有可能出現皮膚發炎、出紅疹、搔癢等濕疹病徵。
缺水信號——㿺㿭是皮膚缺水的信號,需要勤塗潤膚膏,否則有可能演變成濕疹。(設計圖片,Cunaplus_M.Faba@iStockphoto)
誘發濕疹成因多 刺激物易走入皮膚加劇發炎
中文大學醫院顧問醫生、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盧景勳補充,誘發濕疹原因很多,但天氣乾燥、濕度低肯定是其中一個元兇,他以「主婦手」為例,「『主婦手』是接觸性皮炎,即手部濕疹,是長期接觸水和清潔劑所導致,但很多時,冬天情况會特別差。這是由於患者皮膚已經裂開,皮膚水分不斷流失,遇上冬天濕度低,雙手更是乾上加乾、裂上加裂,外來刺激物就更加容易走入皮膚內,加劇發炎」。
盧景勳(受訪者提供)
濕疹併發其他感染 腫痛流膿
他強調,濕疹患者平日除要注意皮膚保濕,更要盡快尋求治療,否則形成惡性循環,手尾更長。「醫生一般會處方消炎藥膏,包括外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藥膏,控制發炎情况。假如濕疹爆發嚴重,併發其他感染,例如感染金黃葡萄球菌,患者皮膚不單痕癢、出紅疹,甚至會腫脹、疼痛或流膿,這時就可能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
相關閲讀:【濕疹偏方】漂白水稀釋浸浴?燕麥磨粉紓緩痕癢?4大偏方治濕疹有效嗎?
知多啲:解構3種潤膚產品特性 冷霜補水好惟添加防腐劑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湧表示,冷霜、豬油膏和凡士林各有特性(見下表)。三者之中,以冷霜含水分最多,補水效果最好,但也有缺點,「冷霜往往需要添加防腐劑,可能對皮膚敏感的人士,帶來刺激」。
陳湧(受訪者提供)
凡士林阻擋外來致敏原 無補水作用
凡士林則是一種密封型潤膚產品,「就好像幫皮膚蓋上保鮮紙一樣」,它可以幫助皮膚阻擋外來致敏原、鎖緊皮膚水分,但缺點是它不含水,因此無補水作用。
豬油膏兼有水份和油分 潤膚膏忌太香
至於豬油膏,陳湧形容它介乎冷霜與凡士林之間,「同時有水分和油分,所以也集結了兩者的好處和缺點」。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盧景勳則認為,潤膚膏質地稀薄或濃稠,純屬個人喜好,無分好壞,重點是不要選用有過多香味、防腐劑的產品。「我較建議用油分高些的潤膚膏,因油本身可抑制細菌,產品就不用添加防腐劑。例如凡士林,主要成分是石蠟,所以沒有防腐劑。」
(明報製圖)
皮膚洗手沐浴後未乾透 塗潤膚膏最佳
另要懂得正確使用潤膚膏,才可發揮作用,「趁皮膚沾水後未乾透時,例如洗手或沐浴後,立即塗潤膚膏,效果是最好,尤其是凡士林,因它本身沒有補水作用,功效只是鎖水,所以在皮膚『乾爭爭』時去塗,是沒有意思」。
相關文章:【爆拆】皮膚乾燥痕癢兼洗手搓手 出現龜裂易誘發細菌感染 皮膚科醫生建議:潤膚預防皮膚敏感7個貼士
文:沈雅詩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