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避免運動減膝關節負荷?物理治療師:看「紅綠燈」警號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中老年人士常見痛症。膝關節是下肢關節,膝關節炎非常影響日常生活,令生活能力下滑。膝痛患者最擔心關節退化、軟骨磨蝕、長期發炎等問題。炎症會加速軟骨退化,令關節更加變形。傳統思想建議膝痛患者減少行斜路、樓梯等對膝關節負擔較大的活動,甚至停止負重運動以延緩退化。然而,完全避免運動減少負荷,膝關節退化問題是否就迎刃而解? (編按:膝痛應否運動,可考慮「紅綠燈」警號。)

膝痛避免運動減膝關節負荷?物理治療師:看「紅綠燈」警號
膝痛時完全避免運動真的可以減少膝關節負荷,甚至解決膝關節退化問題嗎?

膝痛應否運動減膝關節負荷?物理治療師教路「紅綠燈」警號

首先要剖析為何膝關節會發炎從而退化。導致膝關節發炎原因眾多,包括肥胖,大腿或臀部肌力偏弱,下肢長期受力等,均會增加關節負荷,令炎症更嚴重。然而,停止運動會令以上問題加劇。相反,適量運動可以改善體重、增強肌力及矯正下肢受力等問題,從而減低膝關節負荷及發炎情况,甚至減慢膝關節退化速度。

話雖如此,運動亦要量力而為及循序漸進,非一下子大幅增加運動量或完全停止運動。運動與否,可考慮「紅綠燈警號」:

紅燈:運動令關節痛楚加劇,應停止運動,或減低強度與活動幅度

黃燈:關節本身有痛楚,但運動時並沒有令痛楚加劇,可繼續運動

綠燈:運動或靜止時關節均無痛楚,可繼續運動或考慮提升強度


相關閲讀:膝痛源於膝關節退化?老化、肥胖、曾骨折、韌帶受傷增風險 4招護膝運動增肌肉力量


運動增肌力 減慢關節退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復康運動需要包含帶氧、大腿肌力、下肢活動及平衡訓練。研究顯示循序漸進的步行及肌力訓練,可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力量,減低關節退化對生活的影響。

若遇到嚴重膝關節問題如關節僵硬、嚴重變形(例如嚴重O形腳),令膝關節以至腳掌都無法正常受力步行時,可考慮先接受物理治療,改善下肢軸線及受力問題,令運動時痛楚減輕,增加運動意欲及減低因發力錯誤而導致炎症及退化。


相關閲讀:肥胖幕後黑手:加工食品含乳化劑、人造色素、代糖、防腐劑破壞腸道微生態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有為膝痛或其他痛症人士開設物理治療評估服務,以及不同復康訓練班,可致電2743 1702或瀏覽bit.ly/knee-pain-ymca查詢。

文:蘇文浩(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

(姿治通鑑)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分享此內容:

關於明報健康網

由《明報》及養和醫院共同策劃的《明報健康網》,是一個屬於都巿人的健康資訊網站,從養生保健、均衡生活、正視都巿疾病,以及醫學科技新知等等各方面都會觸及,為注重健康的男女老幼及熱愛家庭的人士,提供一站式健康資訊。《明報健康網》聯同一眾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及其他專業的醫務人員,携手與你並肩同行健康富足之路!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 2025. Mingp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croll to Top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