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2. 缺鐵會有哪些徵狀?對懷孕婦女及胎兒造成什麼影響?
柴醫生表示,鐵質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元素,一旦鐵質不足可引致缺鐵性貧血。衞生署的相關調查亦顯示,本港多達一成育齡婦女患有缺鐵性貧血。
若屬輕度的缺鐵性貧血,一般都沒有明顯徵狀,且短期內不會對健康構成重大風險。「若貧血情况持續和嚴重,則可令患者出現面色蒼白、易疲倦、頭暈、氣喘及心跳加速等徵狀,或影響日常作息。」
她提醒,勿小覷缺鐵性貧血的影響,事關心臟會因為供血不足而更用力「泵血」,以彌補紅血球不足所引起的攜氧量下降狀况,長遠可導致心臟衰竭;若為孕婦,更有較大機會出現早產及嬰兒出生體重過輕等。
3. 怎樣知道自己有沒有缺鐵?驗血足夠嗎?
缺鐵性貧血雖非常普遍,但單從外觀未必知道自己是否鐵質不足。柴醫生稱,貧血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地中海貧血及其他疾病,透過詳細驗血才能確定。一般會先檢測全血常規,若血色素水平正常,即沒有貧血,缺鐵的可能便不高;如數值偏低或血容積(Mean Cell Volume,簡稱MCM)偏低,那便有需要檢測鐵蛋白水平。
4. 如何治療缺鐵性貧血? 怎樣補足鐵質?
柴醫生表示,針對貧血較嚴重的女性或孕婦,可能需要服用鐵劑補充身體所需,若不適合使用鐵劑或需要快速補鐵則可注射鐵針,但她強調,補鐵僅是「治標不治本」。
「最重要的是找出缺鐵的原因,除了經期,若有婦科疾病、胃潰痬、腸道息肉及痔瘡等出血隱患,應盡早對症治療,從根源解決鐵質流失。」
除了以鐵劑輔助攝取鐵質外,調整飲食亦有助改善缺鐵情况。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年版)建議,育齡及懷孕初期婦女每日宜攝取18毫克鐵質,懷孕中至後期及哺乳期婦女則需24至29毫克,男士則要12毫克。
「食物中如紅肉、海鮮和動物內臟,以及深綠色蔬菜都是含豐富鐵質,如同時攝取維他命C,更有助身體吸收鐵質。」
5. 鐵劑需要長期服用嗎?孕婦服用安全嗎?
柴醫生指出,鐵劑未必需要長期服用,「當身體補充足夠的鐵,血色素回復至正常水平,便可以停用鐵劑,至於孕婦在分娩後對鐵質的需求減少,也毋須額外補鐵。」
她更稱,鐵劑一般不會對人體或孕婦構成安全風險,但不建議任何人在未確定健康狀况下便自行服用,因為攝取過量鐵質會加重身體負荷,而且鐵劑常見副作用是便秘,可能會令本身有排便問題的情况更嚴重。
Tips:補鐵三大注意
- 嚴重貧血人士可按處方服用鐵劑,注射鐵針則可達到快速補鐵的效果
- 服食鐵劑或含豐富鐵質食物時,宜同時攝取維他命C,有助吸收鐵質
- 勿自行服用鐵劑,避免攝入過量鐵質增加身體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