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胃癌長期位居本港十大癌症第五、六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21年有1306宗胃癌新症,631人因胃癌離世。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5歲或以上患者佔整體超過六成。(編按:胃癌的風險因素最主要是吸煙;其次是幽門螺旋桿菌。另外,吃較多醃製食物,以及多肉少菜,都有可能是胃癌風險因素……胃癌初期患者或以為是消化不良、腹脹不適,直至病情發展至晚期才確診,胃癌有機會在早期發現及根治嗎?)
胃癌初期病徵不明顯 或腹脹誤以為消化不良 八成確診已到晚期
胃癌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可能會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小腹腫脹、進食後腹脹不適、體重急速下降等,很多時患者會誤以為是工作壓力或「食滯」所致,而忽略進一步檢查。近八成患者確診時,病情已發展到第四期,俗稱「晚期」。治療新法: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 存活率有提升 過去治療晚期胃癌的藥物選擇不多,近年新藥陸續湧現,除了化療,部分合適的病人也可以用標靶治療、免疫治療,或更新的「抗體藥物複合體」(簡稱ADC)治療。例如近年較受關注的HER2陽性胃癌,病人帶有HER2腫瘤基因突變,可考慮在基礎化療藥外加入針對的標靶藥,一般來說能控制病情的時間會比較長。相關標靶藥在HER2陽性乳癌的治療上已使用了若干年,研究和臨牀顯示它也可有效地控制HER2陽性胃癌。所以,現時患HER2陽性胃癌病人有更多藥物選擇。
相關閲讀:【胃癌】胃部切除手術後易反胃、上吐下瀉 胃癌病人術後飲食調整四部曲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