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編按:加上肥胖或糖尿病發病率在港逐年增加)導致代謝異常相關的肝癌,即「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相關肝細胞癌」(MASH-HCC)發生率逐年增加。港大醫學院與北京大學合作研究,揭示肝癌中的脂肪如何對免疫細胞群重新編程,使它們功能失常而導致患者對臨牀上的一線治療方案無效。研究確定了潛在治療標靶,有望改善相關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抗藥性反應。

肝癌確診多屆晚期 代謝障礙肝癌港發病率趨升
多數肝癌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而且目前治療方法對晚期肝癌成效不彰。近年新興的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成為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方案,惟只對約三成肝癌患者有效;即使臨牀反應良好,患者平均存活期通常不會延長超過一年。
MASH-HCC患者大多對ICB治療反應不理想,原因未明。患者肝臟和腫瘤通常累積大量脂肪,缺乏運動或高脂飲食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加重有害脂肪的異常累積,隨着肥胖或糖尿病發病率在港逐年增加,MASH-HCC發病率也呈升勢。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