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基孔肯雅熱病毒(Chikungunya virus)透過蚊子傳播,病者有發燒、關節炎及皮疹等症狀。病毒由蚊蟲叮咬傳染給人類,包括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紋伊蚊(Aedes albopictus),牠們亦可傳播寨卡病毒(Zika virus)或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透過母嬰傳播或血液製品傳播基孔肯雅熱病毒屬罕見病例,迄今未有透過器官移植傳播。
基孔肯雅熱病毒病徵可持續7至10天:發燒、關節痛、皮疹
病毒潛伏期為3至7天,起初是發燒不適,接着是關節痛,最後出現皮疹,病徵持續7至10天。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腦膜炎、腦炎、心肺腎衰竭,嚴重可致命。部分患者在急性感染期過後,出現慢性關節炎及腱鞘炎,可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相關閲讀:佛山爆基孔肯雅熱 世衛發警告免大規模爆發 袁國勇:可致嚴重關節炎、心臟病
孕婦分娩期感染 傳播嬰兒風險高
孕婦在分娩期受感染,病毒傳播嬰兒的風險高;受感染的新生兒一般在分娩3至7天後出現病徵,包括發燒、皮疹及水腫,甚至腦膜炎、腦炎、腦水腫、顱內出血及心肌疾病。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