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衛生防護中心昨晚公布近6年以來本港首宗日本腦炎個案。中心表示,日本腦炎經蚊傳播,主要病媒是三帶喙庫蚊,不會人傳人;由受感染至發病約4至14日,大部分病情輕微及不會有顯著病徵。個案患者是一名居於小瀝源帝堡城的49歲外籍女子。病人上月到過菲律賓,本月初回港,後來發燒、頭痛及嘔吐,兩度到公院求診,第二次求診時獲安排入院並確診日本腦炎。中心未透露患者國籍,指她情况穩定,並被界定為輸入個案。
相關閲讀:【登革熱、日本腦炎、寨卡病毒】炎熱天氣 慎防病媒蚊傳播傳染病 DEET驅蚊劑防蚊叮有效嗎?
確診日本腦炎患者發燒、頭痛、嘔吐 曾訪菲界定為輸入個案
患者7月21日起到訪菲律賓,其間到過當地郊區,8月4日回港,本月10日起發燒、頭痛及嘔吐,12日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毋須入院;由於病情持續,兩日後她再到該院求診,獲安排入院。她的腦脊液樣本經檢驗後,證實對日本腦炎免疫球蛋白M(IgM)抗體呈陽性反應。
由於她潛伏期逗留菲律賓,中心認為她是外遊期間受感染,屬輸入個案,其4名家居接觸者現時沒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中心正繼續流行病學調查,並會把個案通報菲律賓衛生當局。
相關閲讀:遠足行山小心8 類蛇蟲蚊蜂 被叮咬症狀 專家提醒宜忌急救法
主要經庫蚊傳播 嚴重可致昏迷、痙攣性癱瘓或死亡
本港對上一次錄得日本腦炎個案是在2019年7月,當年全年共錄3宗個案,昨日公布個案為6年來首宗。中心表示,日本腦炎經蚊傳播,主要病媒是三帶喙庫蚊,不會人傳人;由受感染至發病約4至14日,大部分病情輕微及不會有顯著病徵。不過每250宗感染中,大約有一宗會出現嚴重病情,病徵包括迅速出現高燒、頭痛、頸部僵硬、昏迷、痙攣性癱瘓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