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糖尿病患者若不正視病情和有效控制血糖,會增加出現末期腎病、心臟衰竭、中風等併發症風險。(設計圖片)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中大醫學院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追蹤香港糖尿病登記冊逾2.1萬名二型糖尿病患者數據,開發全球首個「華人糖尿預後預測模型」。該模型預計,每100名糖尿病患者中,18人可出現可致命併發症或重大健康風險,當中截肢病人年度醫療費用開支最大,折合每年約24.3萬港元。但若糖尿患者接受降三高等強化治療(即降三高、體重達標和戒煙等),每年可慳5540元,50多歲病人可賺回6年預期壽命,同時減少住院率、醫療開支,以及改善生活質素。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中大首推華人糖尿病大數據 什麼是強化治療?

中大醫學院與牛津大學合作長達10年,開發首個「華人糖尿預後預測模型」。團隊根據香港糖尿病登記冊逾2.1萬名二型糖尿病患者數據,預測糖尿病患者出現末期腎病、心臟衰竭、中風,以及下肢截肢等10種重大健康風險,並配合17萬人獨立研究隊列作雙重驗證。模型結果顯示,每年每100個患者中,18人可出現可致命併發症或重大健康風險。

【糖尿病】追蹤逾2萬患者數據 預測接受強化治療 50多歲可延6年壽命減住院
中大與牛津大學研究長達10年,估算二型糖尿患者10種重大健康風險,若糖尿患者接受降三高等強化治療,每人每年可節省5540元醫療開支。圖為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左三)、專程來港的牛津大學健康經濟研究所長Philip Clarke(左二),以及一眾研究團隊成員。(曾憲宗攝)

每年18%患者有致命併發症或健康風險

於醫療費用層面,糖尿病患者出現併發症後,醫療費用較併發症前高出5至17倍,需下肢截肢患者年度醫療開支最大,需要3.1萬美元(約24.3萬港元),其次是中風及腎病,每年費用介乎1.5萬至2.1萬美元(約11.5萬至16.4萬港元)不等。

強化治療:降三高、體重達標、戒煙 人均年省5000元


中大模型亦計算出糖尿病患者接受強化治療後,即降三高、體重達標和戒煙後,一年可節省約40億港元醫療開支,人均每年可節省5540港元。以一名53歲患糖尿病10年的病人推算,若做各項生活方式改變,預期壽命會由12年延長至18年,同時減少住院率、醫療開支,以及改善生活質素。


相關閲讀:糖尿藥當減肥藥?零節食零運動瘦身?須衡量藥物成效與副作用


五旬病人接受治療 改變生活 賺6年命

研究團隊表示,模型可用以比對病人使用新藥,以及新儀器前後成本效益,亦可應用於政府的篩查計劃。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陳重娥表示,透過模型可以追蹤病人流行病學演變,例如病人有否持續使用藥物、有否定期向病人檢驗身體指標等,整體上提供更好醫療服務,並予以政策決策者作考慮,包括探討公私營機構更有效分配資源及設計付款計劃。


相關閲讀:【體檢慎選】度身訂造身體檢查 解構「三高」不同指標


糖尿病帶來醫療負擔 冀早發性患者及早治療

陳重娥亦指出,一直就大模型數據做持續蒐集,未來亦會與醫管局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她說,糖尿病帶來沉重醫療負擔,目前政府篩查及治療是正確策略,但希望照顧多一些年輕糖尿病患者。她又表示,早發性糖尿病人如不理會疾病,會帶來隱憂,「如唔睇住之前(病况),佢會不停入院,中完風之後心梗塞,再之後腎病,我哋實在見到好多呢類人,但如改變咗之後,可賺番6年命」。

常見問題一:什麼是「強化治療」?

「強化治療」是指糖尿病患者透過多方面的生活方式及醫療管理來降低併發症風險,主要包括:
降三高: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
體重達標:維持健康體重
戒煙:減少心血管及其他併發症風險
研究顯示,若患者能持續進行強化治療,不僅能減少住院率和醫療開支,還能延長壽命並提升生活質素。

常見問題二:強化治療對糖尿病患者有什麼實際效益?
答:

根據中大醫學院與牛津大學的研究:
– 每名患者每年平均可節省 約5540港元 醫療開支
– 整體而言,每年可為香港醫療系統節省 約40億港元
– 以一名 53歲、患病10年 的患者為例,若接受強化治療,預期壽命可由 12年延長至18年,即多活 6年
– 同時能顯著降低中風、腎病、心臟衰竭及截肢等重大併發症的風險

分享此內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