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升學規劃意見調查】填寫海外升學問卷調查,有機會獲得$50超市券
|
活體肝移植的出現,是因為全世界尤其亞洲的屍肝捐贈率低。而香港的乙型肝炎帶菌率,在社區接近10%,因此很多人需要肝臟移植,但是腦幹死亡的器官捐贈者數目不足,等候肝臟移植的病人很多。當輪候不到屍肝時,唯一方法是活體肝移植。
而活體肝移植手術,需要把握時間及早進行。陳詩正說,因接受移植的病人,通常病情危急,須及早在病情未惡化,心、肺、腎功能等器官未受感染前進行。「歐美等地常認為活體肝移植的成效不太好,主要因為他們對捐贈者需經約一星期的評估及檢查過程,手術遲了幾天才進行,病人的病情可能已轉差。」加上,美國的屍肝捐贈率相對較高,因此跟香港相比,活體肝移植的經驗較少。
活肝屍肝 各有優劣
活體肝和屍肝的手術成果相若,但對於受贈者而言,接受活體肝的質素似乎略為優勝,其實兩者各有優劣,陳詩正指出有以下分別:
活體肝
◆捐贈者只能捐出部分肝臟
◆肝功能良好,因捐贈者首要條件需有優良體質和肝功能
屍體肝
◆捐贈者可捐出整個肝臟
◆肝功能未必太好,因捐贈者可能年齡較大,或有脂肪肝、血壓高等問題,體質未必優良
不過,屍體肝好多時由另一地區的醫院運送過來,「多存放在冰箱冷藏,經由飛機、船或車等交通工具運送,可能冷藏了半天才使用。雖然屍體肝仍留有很多細胞,但有部分細胞可能已壞死。」陳詩正續說,活體肝則相對較「新鮮」,因捐贈者的部分肝臟,於手術期間取出後,隨即由醫護人員將之存放好後,「護送」至毗鄰的手術室,立即移植到受贈者體內。
不限近親 只配血型
「活體肝移植的捐贈者若是家人、近親,會否減少出現排斥?」養和醫院急症科專科醫生梁玉鸞問道,在香港,活體肝移植的捐贈者,多數是受贈者的家人及近親,較少陌生人,是否這個原因?
陳詩正指,捐肝跟捐骨髓不同,「家人、近親的遺傳因子雖然較為接近,但在肝臟移植上,並沒有優勢,只需要血型匹配便可」。他舉例說,若捐贈者血型屬O型,任何血型的受贈者都可以接受這個肝臟;如受贈者血型屬AB型,則可接受任何血型捐贈者的肝臟。所以,無論屬受贈者親友、同事或陌生人,如果願意捐出自己部分肝臟,已可救回一條寶貴的生命。
文:鄭寶華、吳穎湘
圖:馮凱健
編輯:王翠麗
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0/HET20161027_01.mp4屍肝活肝 手術成功冇相干;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0/HET20161027_02.mp4捐贈活肝風險高達0.5%;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0/HET20161027_03.mp4最多捐2/3肝臟;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0/HET20161027_04.mp4捐肝前準備;https://video3.mingpao.com/201610/HET20161027_05.mp4可否捐完再捐;https://health2.mingpao.com/ftp/Health2/20161121/news/_21ya101.jpg(圖:馮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