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彈】拆彈謬誤:多次中彈 不會產生「抗體」

  【明報專訊】網上不時流傳有關應對催淚彈的資訊,到底內容孰真孰假? 蕭:蕭粵中 許:許樹昌 問:中了幾次催淚彈後,感覺愈來愈適應,身體傷害會否相對減少?   許:此說法不符事實,有研究指人體即使接觸小量催淚煙後,黏膜都會受到刺激。翻查資料,警方於「612」使用的催淚彈有CS成分,據研究顯示,CS濃度只需每立方米0.004毫克,已能刺激眼部黏膜,而警方現時發射催淚彈後,周邊範圍的CS濃度大約為每立方米4至20毫克。不論接觸多少次催淚煙,人體亦不會愈來愈適應,同樣引致身體傷害。   梳打水冲洗可傷皮膚 問:以鹼性液體清洗受催淚煙接觸的部位,如梳打粉與水混合成鹼性梳打水,是否比清水更有效? 蕭:此方法不理想,若鹼性濃度太高,有可能傷害皮膚;而且不排除鹼性液體接觸催淚化學物質後,會產生熱量或化學反應。不建議用中和方法,用清水清洗便好。   檸檬片不能化解化學物質 問:傳聞吸入催淚煙後,口含檸檬片有助紓緩不適,是否真確? 蕭:未曾聽聞有關做法,效果成疑。可能是因為催淚煙會產生胸口作悶的感覺,檸檬的酸味刺激味蕾,因而紓緩不適感覺,但不能化解催淚煙的化學物質。   相關文章: 高濃度氣體致呼吸衰竭 催淚彈攻室內可攞命 應對方法:速逃 清洗 換衫 高危一族:老幼抵抗力弱 催淚煙影響更嚴重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催淚彈】高危一族:老幼抵抗力弱 催淚煙影響更嚴重

【明報專訊】警方於民居及安老院附近投放催淚彈。有網上片段顯示,小孩接觸催淚煙後掩面嚎哭。沒有防護裝備的平民吸入催淚煙,身體會否有更劇烈的反應?誰是高危?     兒童 致嚴重氣喘、過敏性皮膚炎 許樹昌指,催淚煙加入溶劑,密度高於空氣,因此經發射後,催淚煙會下沉至地面,矮小的幼童會吸入較多催淚煙。 蕭粵中表示,由於兒童發展尚未成熟,心肺功能及抵抗力較弱,吸入催淚煙時較易出現因煙熏所產生的氣喘,「不論是小孩或老人,對於外來刺激或疾病所帶來的影響,抵抗能力都較低。如果出現氣喘,其影響及嚴重程度會較一般人高」。他指出,由於兒童的皮膚相對體重的比例較高,一旦皮膚接觸催淚煙,出現過敏性皮膚炎,影響較成人嚴重。   長者 誘發急性氣管炎、哮喘長咳 許樹昌表示,部分長者患有長期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等,如吸入催淚煙,容易誘發急性氣管炎或哮喘發作。催淚煙刺激氣管,會引致咳嗽,「可致咳嗽持續1至2個星期,可能要用上氣管速舒張劑,甚至含小量類固醇的吸入劑,幫助氣管短暫消炎」。   鼻敏感患者 持續喉嚨痕、咳嗽 許樹昌表示,吸入催淚煙後,化學物質刺激鼻黏膜發炎,產生更多分泌,「有好多鼻水,部分鼻水儲在鼻竇,當鼻竇的水滿了,便會向後倒流,令患者持續喉嚨痕癢及咳嗽。部分人需服藥收乾鼻竇分泌,以及使用消炎噴鼻藥」。   孕婦 對胎兒或有負面影響 蕭粵中表示雖然未聞有研究指孕婦吸入催淚煙後誕下畸胎,但亦存有一定的健康風險,「如果孕婦吸入催淚煙後有嚴重反應,如呼吸困難、過敏,影響血壓,不排除對胎兒或多或少有負面影響」。 不論是前線抗爭者抑或路人,許樹昌提醒,接觸催淚煙後如持續感到呼吸繃緊、呼吸困難及氣喘,應盡快求醫。醫生處方氣管舒張劑或含小量類固醇的二合一吸入藥物,具消炎及24小時氣管舒張藥效。   相關文章: 高濃度氣體致呼吸衰竭 催淚彈攻室內可攞命 應對方法:速逃 清洗 換衫 拆彈謬誤:多次中彈 不會產生「抗體」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催淚彈】應對方法:速逃 清洗 換衫

  【明報專訊】面對催淚煙來襲,有何應對方法?許樹昌教導以下幾招:   盡快離開現場,吸入清新空氣,以免增加催淚煙的刺激 使用清水及生理鹽水,清洗眼睛及身體 更換衣服,以免衣物上沾有的化學物質再刺激皮膚 脫下面罩或眼罩時,切忌捽眼捽鼻,因手上有化學物質都會刺激眼鼻。因此脫下防護裝備時,最好佩戴即棄手套 在室內盡快關緊門窗,以防催淚煙入屋,若不能及時關上窗戶,應盡快離開   相關文章: 高濃度氣體致呼吸衰竭 催淚彈攻室內可攞命 高危一族:老幼抵抗力弱 催淚煙影響更嚴重 拆彈謬誤:多次中彈 不會產生「抗體」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催淚彈】高濃度氣體致呼吸衰竭 催淚彈攻室內可攞命

【明報專訊】催淚彈連珠爆發,香港人都流着淚。它們不單射上屋苑平台,更投到商場門口、港鐵站口。就算並非在前線抗爭的市民,亦會面對催淚煙來襲。醫生直指,若催淚彈投入室內,催淚氣濃度大增,可引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下班回家、外出晚飯,甚至安坐家中,都可能吸入催淚煙,當中的化學物質是否只會短暫刺激眼鼻?會否有其他後遺症?誰人高危? 警方早前公布,自6月9日至8月4日晚,施放約1000枚催淚彈;而在8月5日「三罷」及七區集會當天,共施放800枚催淚彈。   催淚彈射死人有先例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如不當使用催淚彈,可導致死亡。他舉例在中東巴林,有防暴警向室內投擲催淚彈,令空氣中的催淚煙濃度大增,導致一人死亡,「催淚煙令氣管水腫,阻塞呼吸道,引起呼吸衰竭」。另外在尼泊爾,曾有示威者遭催淚彈近距離擊中頭部,致頭骨爆裂死亡。       據學術刊物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在2016年的文章,一名41歲男士於敘利亞內戰中遭催淚彈擊中,入院10天後死亡。電腦掃描發現,催淚彈膠囊射進其面部,頜面部軟組織嚴重損傷,頜面骨及鼻骨骨折,最終因敗血性休克而死。研究指出,以上意外罕見,但足證若不嚴格按照指引使用催淚彈,可嚴重威脅性命。       眼痛刺鼻 呼吸道灼熱 作嘔肚瀉 催淚煙內有什麼化學成分?許樹昌表示,當中包括有機化學物質氯苯乙酮(CN)及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CS),能刺激人體黏膜及神經線,導致眼部、呼吸道及皮膚不適。他指出,催淚彈爆發約20秒後,接觸氣體的人士便會出現急性徵狀,如雙眼刺痛、流眼水及鼻水、呼吸道灼熱等,即使清洗身上接觸氣體的部位,徵狀仍會維持約1小時。 部分人吸入催淚煙後,還會作嘔或肚瀉。許樹昌解釋,「接觸催淚煙時,吞口水可能令部分化學物質落至食道及胃部,刺激黏膜,會有作嘔的感覺。」香港急症科醫學院院長蕭粵中補充,催淚彈的化學物質令全身出現過敏反應,加快腸道蠕動,引致肚痛腹瀉,但此情况並不常見。       未及時清洗 增白內障青光眼風險 催淚彈亦可能導致後遺症。蕭粵中表示,部分人接觸催淚煙後,出現過敏性皮膚炎,如皮膚紅腫、水疱等;以水疱為例,一旦處理不當或會引致傷口感染,「不可以說是催淚彈的直接影響,但存在間接影響」。 許樹昌指出,催淚煙刺激眼結膜及眼角膜,導致眼部不適;有研究文獻指出,一旦催淚劑入眼而未及時清洗,會影響眼部的黏膜及組織,增加日後患白內障及青光眼風險。   文: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應對方法:速逃 清洗 換衫 高危一族:老幼抵抗力弱 催淚煙影響更嚴重 拆彈謬誤:多次中彈 不會產生「抗體」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毒氣禍害:高濃度山埃攞命 二噁英可致癌

【明報專訊】催淚煙成分引來公眾關注,有市民擔心當中含有山埃、二噁英等有毒氣體。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就引述警方表示,不會公開催淚彈成分,以免影響行動部署。有網媒曾在理工大學近科學館一帶,即發射催淚彈現場,量度山埃濃度,度數分別為最高28.6ppm、29.7ppm及超過30ppm。而根據美國有毒物質和疾病登記處(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指引,允許皮膚平均15分鐘暴露於山埃濃度上限為10 ppm。 相關文章:催淚彈燒垃圾放毒氣? 採檢樣本釋疑慮 臨牀毒理科專科醫生馮顯達指出,輕微山埃中毒的徵狀可能包括頭痛、頭暈、嘔吐,嚴重會昏迷、抽搐、血壓下降、心律不整。要視乎吸入劑量,如果馬上離開現場,短時間接觸山埃的話,一般不會出現山埃中毒。他續稱,吸入高濃度山埃可影響細胞能量製造的過程,阻礙細胞有氧呼吸。根據美國工業衛生師協會(American Conference of Governmental Industrial Hygienists)的參考數據,山埃於空氣濃度18至36ppm,吸入數小時會出現輕微徵狀;110至135ppm吸入30至60分鐘有可能嚴重中毒或致命。除了山埃之外,坊間對於二噁英也有不少疑問。早前,有記者稱患上氯痤瘡。到底氯痤瘡成因為何?與二噁英有什麼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二噁英是一類劇毒物質,可引致生殖和發育問題,亦會損害免疫系統、干擾激素,甚或致癌。馮顯達指出,二噁英在體內可經由血液、淋巴液散佈去器官組織,包括皮膚、肝臟等。無論是透過空氣、進食和皮膚接觸二噁英,均有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譬如引起皮膚問題、影響肝功能、新陳代謝、甲狀腺荷爾蒙、情緒等,亦會對感覺神經線造成影響,患者會感到麻痺,沒什麼知覺。他表示,皮膚接觸濃度100ppm的二噁英可致中毒。 攝取過量二噁英,常見表徵為氯痤瘡,氯痤瘡多發於面部、頸部,也會出現在四肢和身體。氯痤瘡大多是由二噁英引起,其他如帶氯有機化合物也有可能致病。他形容:「氯痤瘡外表有點像暗瘡,但比較密集,嚴重會有綠色膿頭。」而外露於陽光的皮膚色素轉深,或手掌、腳掌有粒狀皮膚增厚,都是積存高濃度二噁英的表徵,不過較為少見。   二噁英致氯痤瘡 「不要預期斷尾」 馮顯達提及有關二噁英的治療,長期在皮膚患處塗搽維他命A類的藥物,可減少氯痤瘡引起的發炎和角質增厚,如有細菌感染,則需要用抗生素藥膏。他強調:「不要預期可以斷尾!目前,只能針對二噁英引起的併發症作治療,並不能完全清除體內的二噁英。」 一旦皮膚接觸到二噁英,應如何清洗?有沒有方法可清除體內的二噁英?馮顯達表示,二噁英溶於脂肪,難溶於水,用清水清潔未必有顯著成效,建議用洗潔精、番梘這類清潔劑,才可溶解脂肪內的物質。近日,網上流傳進食某類食物可減低二噁英對身體的影響,譬如含豐富硒質食物、薑黃素、維他命A等。馮顯達說,未有醫學實證支持上述說法,在西醫角度不用特別攝取這些食物。 他最後提醒,二噁英被身體吸收後難以清除,雖然部分會經糞便排出體外,但不應因而胡亂吃瀉藥,應保持正常大便習慣,防止便秘。市民如有懷疑,應諮詢醫生意見。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精神健康】知多啲:因習慣麻木≠因抑鬱麻木

【明報專訊】街頭小巷每周連發催淚彈、警民對峙,香港人由最初的激動、震驚、傷痛,漸漸習以為常,變得麻木。趙思雅認為,這是由於對事件產生了慣性(habitation)而出現所謂的「麻木」,在心理學上,慣性與敏感遞減是不一樣的概念。 Read more

【精神健康】陪伴孩子 齊擺脫無力感籠罩 聆聽接納真實感覺

【明報專訊】柔柔和媽媽也感到十分無力。這份無助感,近來一直籠罩着我們這個都市。無論是青春期的孩子或成年人,實在非常困難,有很多恐懼和不安。面對前所未有的社會危機,感到無奈、無力、無助,是正常心理反應。我選擇陪伴,聆聽和接納她們真實的感覺。 Read more

【武漢肺炎】揀啱口罩 過濾烏煙瘴氣

【明報專訊】空氣污染物如隱形炸彈,吸入體內後,輕則引起些微不適,重則帶來致命疾病。香港空氣污染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路邊污染經常超標,若不想吸入汽車廢氣,又或者地盤灰塵、花粉、細菌、病毒、刺激性化學物質等,便需要佩戴口罩。然而,不同種類口罩的過濾效能都不同,懂得選一個合適的口罩,才可以有效過濾污染物,確保健康。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不同防護用途的口罩,物料、設計及過濾效能也不同。如果長期暴露於污染物下卻佩戴保護力不足的口罩,會危害健康。研究納米纖維口罩技術多年、理大機械工程學系創新產品與科技講座教授梁煥方提醒,「污染物粒子有不同大小,市民要知道防範的污染物種類,選擇合適的口罩」。 空氣中存在無數大大小小的粒子,人們不知不覺間吸入。談空氣污染時常聽到的PM2.5及PM10,PM是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質)簡稱,PM10是指直徑為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懸浮粒子、PM2.5則是直徑為2.5微米或以下的微細懸浮粒子。粒子愈小,威脅愈大。現實中,許多污染物細至0.1微米或以下(PM0.1)的納米級,嚴重威脅健康。   0.1微米以下粒子 增心腦病風險 10微米以上體積較大的粒子,吸入人體後多會被氣管的分泌物黏附着,能隨咳嗽吐出;10微米以下的,大部分會被吸入肺部,有機會引致呼吸道炎症或呼吸問題;「至於0.1微米或以下的納米粒子,更會隨血液進入循環系統,帶到不同器官,甚至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增加患慢性心血管、腦部疾病的風險。」梁煥方說,一些非吸煙人士患肺癌,可能是長期吸入納米粒子污染物所致,這類體積的粒子包括病毒、微塵及催淚煙。 近月警方在室外室內施放多枚催淚彈,催淚彈含多種刺激性化學物質,梁煥方表示:「其中一種成分CS氣體(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會刺激眼睛、皮膚、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對老年人、皮膚敏感及呼吸道疾病患者影響更為嚴重,應避免使用催淚彈。」催淚彈發放的催淚煙,主要是霧化(aerosolized)的細小粒子,部分小於0.1微米。「當催淚彈碰撞硬物後,會產生更多微小粒子,『殺傷力』更強。」   ● 今期專家:梁煥方 – 國際過濾協會(INDEFI)主席、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創新產品與科技講座教授 文:李佩雯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揀啱口罩 過濾烏煙瘴氣

【明報專訊】空氣污染物如隱形炸彈,吸入體內後,輕則引起些微不適,重則帶來致命疾病。香港空氣污染問題一直為人詬病,路邊污染經常超標,若不想吸入汽車廢氣,又或者地盤灰塵、花粉、細菌、病毒、刺激性化學物質等,便需要佩戴口罩。然而,不同種類口罩的過濾效能都不同,懂得選一個合適的口罩,才可以有效過濾污染物,確保健康。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