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N可逆齡抗衰老?過量用或有副作用:腸胃不適、頭痛、傷肝腎、加速腫瘤生長   

【明報專訊】到底NMN是什麼呢?近年新興的NMN(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產品備受追捧,標榜可逆齡抗老;除了口服產品,面膜、乳霜等護膚品亦加入NMN,聲稱能提升肌膚彈性、擊退細紋……可信嗎?想知道NMN的功效,須先認識NAD+轉化機制。(編者按:如果服用過多的NMN會有副作用嗎?有專家提醒,會有例如腸胃不適、頭痛,影響肝腎功能等副作用,還要注意過量使用NMN護膚品同樣有可能導致以上風險!濕疹、敏感肌膚等人士要格外小心挑選護膚品。) NMN可延衰老、增肌膚彈性?專家:轉化NAD+ 具抗氧化功效 過量或有加快腫瘤生長等副作用 近年新興保健品NMN,動輒過千元一瓶,聲稱可以提升肌膚彈性、延緩衰老、防止脫髮等,被吹捧為現代長生不老藥。專家指出,NMN能轉化成NAD+。NAD+參與人體許多生化作用,包括促進新陳代謝率、增強體能、修復受損DNA。然而,NAD+水平太高可能令腫瘤生長速度加快。 維他命B3進入人體 轉化為NMN 再合成NAD+ NAD+參與人體許多生化作用,包括促進新陳代謝率、增強體能、提起精神、改善運動表現、修復受損DNA等。 身體透過不同方式製造NAD+,如從食物中轉化。香港都會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課程總監、註冊營養師黃蘊芝指出,天然食物如肉類、魚類、種子可補充維他命B3,幫助身體製造輔酶及協助釋放能量;維他命B3進入人體後,透過不同途徑合成NAD+。 簡單來說,維他命B3首先會轉化成煙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再轉化為NMN,最後產生NAD+。 NMN是NAD+前體,近年在保健產品市場冒起。然而,NMN並非有效成分,對人體真正有功用的是NAD+。香港大學臨牀腫瘤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註冊中醫蘇子謙進一步解釋,NAD+就好像「身體裏面的錢」,各種生化反應都需要NAD+,沒有「錢」就做不到。如果NAD+不足,身體無法分解糖分以產生足夠能量,細胞新陳代謝亦會減慢。此外,NAD+具有抗氧化功效,有助清除造成老化的自由基。NAD+增多時,有助修復身體機能。 相關閲讀:【腸胃毛病系列】胃脹易飽滯不適? 簡單5招對付消化不良 沒證據可治脫髮、新冠 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補充,NAD+是身體細胞所含有的一種輔酶,可用作修復細胞及促進新陳代謝等。體內NAD+水平會隨着年齡下降,有研究指出,若提高身體內NAD+水平,有可能減低退化相關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認知障礙症,甚至具抗衰老等作用。然而,目前相關研究還未足夠證實此關係,暫時亦沒有證據顯示NMN可以治療脫髮或者白髮,至於外用NMN護膚品的功效也有待證實。 NMN產品不但標榜逆齡抗衰老,還聲稱可以對抗新冠,預防或改善新冠後遺症。蘇子謙提到,有研究發現新冠重症患者體內NAD+不足。「新冠重症患者通常是長者,他們本身的NAD+水平不足,加上身體對抗任何病毒感染都需要動用許多NAD+,因此重病後體內NAD+水平會下降。」理論上,補充NAD+可以加速身體復元,令免疫系統重新活躍,惟臨牀上未有充分科學證據證實服食NMN產品能治療新冠。 黃蘊芝亦指,NAD+水平會隨年齡下降,30歲後新陳代謝減慢,使身體機能運作不如年輕時的狀態。「然而,NMN產品是否確實能提升體內NAD+水平、提升多少NAD+,以及能否被人體運用,這是存疑。」現時許多NMN產品研究來自動物實驗,人體試驗仍處於早期階段,暫時未有大型臨牀研究支持NMN產品的功效。 副作用:腸胃不適 頭痛 傷肝腎 服用過多的NMN有可能造成副作用,例如腸胃不適、頭痛,影響肝腎功能。林嘉雯提醒,由於NMN可以透過皮膚吸收進入體內,過量使用NMN護膚品同樣有可能導致以上風險。此外,濕疹、敏感肌膚等人士要格外小心挑選護膚品,建議先諮詢醫生意見。 由於暫時未有臨牀研究建議劑量多少,切勿同時服食多種NMN產品。黃蘊芝建議,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服食NMN產品前應諮詢醫生、藥劑師或營養師意見,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及留意產品成分。蘇子謙補充,NAD+水平太高有可能令腫瘤生長速度加快,因為腫瘤生長需要許多NAD+。癌症患者服食NMN產品可能有風險,服食前應諮詢主診醫生的意見。 知多啲:服大量維他命B3 傷肝面紅等過敏反應 既然維他命B3可以合成NAD+,為什麼不直接服食維他命B3或NAD+,反而選擇NMN?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蘇子謙表示,雖然維他命B3在體內亦會轉化成為NAD+,但攝取大量維他命B3會使血管擴張,出現面紅「㷫烚烚」的過敏反應、低血壓,更會令肝臟受損。至於NAD+則由於半衰期短,直接服食會很快被消化,而且NAD+分子太大不能穿過細胞,所以不會直接補充NAD+。然而,對於NMN產品的臨牀試驗尚未完成,目前關於補充劑量、是否需要長期服食等數據不足。 相關閲讀: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讓身體自然產生NAD+:遵晝夜節律、 識食、多運動 與NMN產品相比,以下方法有較多科學證據支持提升NAD+水平;靠身體自然產生NAD+,不用擔心過量NAD+的問題。 ‧NAD+水平受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s)的監督,參與生理時鐘調節。充足睡眠及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能夠增加NAD+ ‧多做運動,可逆轉NAD+因年齡而下降 ‧不應暴飲暴食,過量攝入脂肪和糖。高脂或高糖飲食需要動用許多NAD+來消化,令體內NAD+減少 ‧透過均衡飲食,每天攝取足夠的維他命B3(建議成人每天16毫克)、蛋白質(人體每天所需能量的10%至15%)等都有助提升NAD+水平,從而促進新陳代謝及能量釋放 ‧在攝取足夠鐵質、維他命B6、維他命B2的前提下,從食物中攝取的tryptophan色胺酸(胺基酸的一種)亦可在體內轉化成維他命B3。色胺酸可以從雞肉、奶類、芝士、果仁等食物中攝取 (資料提供: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蘇子謙、註冊營養師黃蘊芝) 「凍齡」秘訣:防曬、心境開朗 防膠原蛋白流失 想養顏抗衰老,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認為,最重要是預防膠原蛋白流失,「20歲後,皮膚膠原蛋白開始下降,最重要是每日塗上有效的防曬產品,因為紫外線是破壞皮膚膠原蛋白的主因」。另外,保持心境開朗、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都是科學化的「凍齡秘訣」。 改善頭皮健康防脫髮 至於防止脫髮,就要在改善頭皮健康方面下工夫: ‧洗頭水溫應在37℃以下,不可過熱,否則會使頭皮乾燥,甚至灼傷頭髮及頭皮 ‧使用低溫風筒吹頭 ‧户外活動時,戴太陽帽保護頭皮 ‧盡量減少染髮電髮 攝維他命B群:五穀、蛋、奶 少吃「垃圾」 從營養學角度,註冊營養師黃蘊芝建議均衡飲食,含維他命C與E、多酚類、硒等具抗氧化功能的食物,可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傷害,有助抗衰老。此外,日常飲食攝取足夠維他命B群,例如五穀、肉類、奶、蛋。維他命B群是輔酶,幫助身體促進新陳代謝和生化作用,有助保持皮膚和毛髮健康。另一方面,應少吃煎炸或「垃圾食物」,這些食物會令自由基增加。 充足睡眠 勿日夜顛倒 敷白芷服石斛 先諮詢中醫 兼具註冊中、西醫資格的蘇子謙提醒,充足睡眠對皮膚健康尤其重要,因為身體會在睡眠時修補基因破損。不過,這個重要功能都是以「晝夜節律」為基礎,日夜顛倒的生活作息會影響此機制。 中醫亦有外敷內服的方法,譬如將白芷磨成粉末敷面,有助美白去斑;石斛內服具養陰作用,現代研究發現石斛某些成分有美白和抗氧化作用。此外,沙參、麥冬、當歸、熟地黃有利頭髮和皮膚健康。因應個人體質不同,建議外敷內服前先諮詢中醫意見。 文:利楚兒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健康] Read more

25款Gel甲油全數驗出含甲苯 可致頭痛刺激呼吸道皮膚 消委會籲孕婦哺乳者避用

【明報專訊】消委會測試25款水溶性樹脂指甲油產品(俗稱「Gel甲油」),發現17款樣本驗出最少一種歐盟禁用的致癌物,當中包括苯、甲醛及多環芳香烴。此外,全部25款樣本均驗出屬「第二級生殖毒性」的甲苯,消委會指短暫暴露於甲苯之中,可能會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膚,引致頭痛及肌肉疲勞,長期接觸或會影響肝臟、神經系統,和發育中的胎兒健康等。消委會表示,甲苯對發育的胎兒和兒童健康影響較大,孕婦和哺乳中的婦女應盡量避免使用含甲苯的產品。消委會稱對結果感意外,建議消費者避免使用含禁用致癌物的產品,已將相關樣本的測試結果轉交海關跟進。海關回覆,收到消委會報告後已立即跟進,試購懷疑不安全的產品做安全測試,仍在進行。(明報記者) 相關文章: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25款全含甲苯 可刺激呼吸道、皮膚 甚或影響胎兒 籲孕婦哺乳者避用 臨近節日,不少女士都會裝扮,「Gel甲」是其中一環。消委會參考歐盟《化妝品法規》,購入市面25款水溶性樹脂指甲油產品,測試指甲油有害物質的含量。結果顯示,全部25款樣本均驗出屬「第二級生殖毒性」的甲苯,消委會指短暫暴露於甲苯之中,可能會刺激眼睛、呼吸道和皮膚,引致頭痛及肌肉疲勞,長期接觸或會影響肝臟、神經系統,和發育中的胎兒健康等。消委會表示,甲苯對發育的胎兒和兒童健康影響較大,孕婦和哺乳中的婦女應盡量避免使用含甲苯的產品。 1國產貨含致癌物苯 短期致頭痛長遠損神經 結果亦顯示,全部樣本均未驗出N-亞硝胺或塑化劑,但有一款中國製產品驗出每公斤0.26毫克苯;另有3款韓國製產品驗出甲醛,驗出量介乎0.006%至0.010%,消委會指符合內地2015年《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中游離甲醛的總量不能超過0.2%的要求,但不符歐盟法規;另有14款產品驗出1至2種歐盟禁用的多環芳香烴(見圖)。 3韓國製產品驗出甲醛 消委會指出,苯屬歐盟《化妝品法規》及內地《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中的禁用物質,不能刻意添加於化妝品;其短期健康風險包括頭痛、暈眩及心跳加速,長期接觸可能構成致癌風險及損害神經和免疫系統。甲醛則是常見於化妝品的防腐劑,惟歐盟法規自2019年起禁止甲醛作為原材料添加於化妝品。另外,是次測試於樣本驗出的6種多環芳香烴,當中3種被歐盟列為禁用物質。消委會表示,苯的驗出量屬微量,但由於屬已知人類致癌物,建議消費者避免選用含苯的產品。 消委會:避免用含致癌物甲油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對測試結果感意外,建議避免使用存禁用致癌物的甲油,同時強調要由消費者自行評估風險。黃鳳嫺還稱,因甲苯是甲油普遍使用的溶液,建議孕婦減少使用凝膠指甲油,待胎兒出生才再「Gel甲」。 (消委報告) 相關文章:【偏頭痛】發作時單側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光怕聲 中醫:臟腑失調 按穴飲食調養減發作 Read more

【偏頭痛】發作時單側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光怕聲 中醫:臟腑失調 按穴飲食調養減發作

【明報專訊】偏頭痛乃「非一般頭痛」!它不單是按字面解作單側頭痛,更有其獨特發病過程和病徵。發作時患者感覺頭部如受強力敲擊,動則痛增,甚至出現惡心嘔吐、怕光、怕聲……偏頭痛,中醫稱作「偏頭風」,出自《丹溪心法》。從中醫角度,偏頭痛屬於「內傷頭痛」,證屬本虛標實,即在臟腑失調基礎上,患者因為受到外界刺激、飲食失節、情志過極、勞倦等因素而誘發強烈頭痛。治療需要攻補兼施,扶正與祛邪並重。 相關文章:認識偏頭痛4大病徵 服止痛藥可了事?拖延治療影響控制痛症、減藥效 偏頭痛發作 頭痛如受重擊 惡心嘔吐怕聲畏光 偏頭痛,中醫稱作「偏頭風」,出自《丹溪心法》。《張氏醫通》提出偏頭風與患者體質因素有關,在此基礎下可受外因影響引發頭痛。臨牀上偏頭痛多發生在單側,呈中至重度的搏動性頭痛,可持續數小時。疼痛嚴重時,患者感覺頭部如受強力敲擊,動則痛增,甚至出現惡心嘔吐、怕光、怕聲,需要馬上暫停一切活動,在寧靜和黑暗地方臥牀休息,方能慢慢緩解頭痛。部分偏頭痛患者在頭痛發作前,有視物昏花、視物變形的先兆。 中醫:內傷頭痛 臟腑失調 風寒濕熱誘發 中醫認為偏頭痛屬於「內傷頭痛」,本質與臟腑失調有關,感受風、寒、濕、熱等刺激只是誘發因素。偏頭痛之本在肝腎陰虛、精血不足。肝藏血,腎藏精,由於肝腎陰虛,血虛、精髓不足,容易有陰虛內熱、陰虛動風的傾向。患者一旦碰上誘因,例如吹風受寒、天氣太潮濕或乾燥、太光亮或太嘈吵環境、劇烈運動、情緒激動、精神壓力、缺乏休息等,便會加劇失調,造成虛火上炎,或虛風內擾,使經絡阻滯,上擾清竅而造成頭痛。 .體質屬肝腎陰虛者,常見表現包括容易頭暈耳鳴、口乾眼澀、腰膝痠軟乏力、手足心熱、煩躁、盜汗、多夢易醒 .體質屬精血不足者,常見表現包括面色蒼白、神疲易倦、少氣懶言、精神渙散、易憂鬱、頭暈眼花、難入睡或難以熟睡、手腳容易麻痹 女士相對男士而言,由於受月經、孕產因素影響,陰血易虧,出現偏頭痛機率多於男性。部分女士在月經期間或經期前後日子出現偏頭痛,亦與女性精血周期變化有關。女性在更年期及絕經後,由於體質變化,屬於肝腎陰虛者較易有偏頭痛問題,現代醫學認為這與身體適應荷爾蒙變化的能力有一定關係。 情緒保持平和 減聲、光刺激 要改善偏頭痛症狀,更要預防其頻繁反覆發作,中醫根據患者頭痛的具體表現辨證治標,更強調利用滋養肝腎、補血填精的方法改善體質治本。在偏頭痛發作階段,辨證多屬風火上擾、肝陽上亢,治療會從清熱、平肝、熄風方面入手,常用方藥包括天麻鈎藤飲、鎮肝熄風湯、天麻、菊花、川芎、蔓荊子、鈎藤等。如肝熱明顯,證見頭痛劇烈、口苦、暴躁等,可配合清肝瀉火,如梔子、黃芩、夏枯草等。如痰濁明顯,證見惡心嘔吐、胸悶、頭痛昏蒙等,可配合化痰燥濕,如半夏、膽南星、陳皮等。 偏頭痛發作期間,針灸或按壓刺激有清熱、祛風作用的穴位,如位於手上的合谷穴、足部的太衝穴,以及頭部的太陽穴、風池穴,可以放鬆頭皮,減輕神經亢奮,有助改善頭痛。頭痛期間患者要注意多休息,保持情緒平和,減少聲、光刺激,清淡飲食,避免辛辣煎炸、味道濃烈等刺激食物,以免刺激身體導致頭痛加劇。 預防貼士:按穴調養減發作 中醫強調「治未病」,重視預防勝於治療,偏頭痛反覆發作的患者,即使在頭痛症狀沒有出現的時期,仍需積極堅持養生,不要忽視日常調養。對有偏頭痛病史的患者來說,只要好好改善體質,便可以減少偏頭痛發作頻率。萬一偏頭痛發作,也可減輕其程度及縮短頭痛時間。 在偏頭痛緩解階段,針對可以預期的偏頭痛復發,調治方面宜滋養肝腎、補益精血固本,常用方藥包括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四物湯、熟地黃、白芍、枸杞子、當歸等。由於補氣可以生血,對脾胃虛弱、經常食慾不振、腹脹泄瀉,以致無力生化氣血者,也可以着重補氣健脾,方藥如補中益氣湯、黨參、黃芪等。 每日中等力度按1至2次 在針灸及穴位按壓方面,患者平時可選用有補益肝腎、滋陰、養血作用的穴位,如下肢的陰陵泉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以及腰部的腎俞穴。針對肝腎陰虛,容易出現陰虛火旺者,可配合手上的合谷穴、外關穴,足背的太衝穴、內庭穴,有助清熱。對精血不足、容易眩暈、精神不振者,可配合手上的內關穴、下肢太溪穴、腹部關元穴,有補益強壯作用。按摩時可用中等力度按揉各穴3至5分鐘,每日1至2次。 少吃過分溫熱生冷食物 預防偏頭痛反覆發作,患者要留意保養精血,勿使過度耗散。飲食方面應少吃過分溫熱或生冷食物,不要頻繁燒烤或吃火鍋,味道太濃烈或有添加味精的食物亦不適宜,勿暴飲暴食。在作息方面需注意保持充足睡眠,勿持續熬夜,以及避免情緒大上大落,要學習鬆弛減壓。養成做帶氧運動鍛煉身體的習慣,如急步行、遠足、游泳、踏單車等,既可增強體適能,益氣養血,也可促進氣血運行,放鬆身心。通過滋養肝腎、補益精血,減少陰虛燥熱或虛風內動的失調,有助穩定偏頭痛患者的病情,減少症狀反覆發作。 相關文章:耳水不平衡原因?頭暈怎辦?耳鼻喉科醫生拆解耳水不平衡3個徵狀、治療和自救方法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文:邱宇鋒(註冊中醫) 編輯:梁小玲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痛症】頭痛原因多 注意頭顱重逾4公斤足見頸椎壓力大 致頸椎退化非罕見

【明報專訊】談痛症,怎可少了頭痛!引致頭痛的原因林林總總,當中叫人最擔心是頭顱內病變,例如腦受損或腦部腫瘤等嚴重疾病。但頭顱以外的病灶也不能忽視,例如當心理或精神負荷過重,也往往率先以頭痛發出警號;而另一個非關頭頂的頭痛病因,是較少人提及的頸椎毛病。 相關文章:痛症|腰背痛3大類 隨時是嚴重疾病警號 及早查找成因對症下藥 頭痛原因多 頭顱重4至5公斤 日積月累易致頸椎退化 頸椎的工作是把頭顱保持在身體上方,並有神經線穿梭其中。當頸椎退化,有可能帶來肩頸膊痛,也可能壓着經過頸椎通往頭顱的神經線,帶來頭痛。由頸椎退化帶來頭痛的症狀,跟一般原發性頭痛或偏頭痛非常相似,不過某些病患會伴隨頭部沉重或麻痹感,或轉動頭顱至某個部位後痛感得到紓緩。 相關文章:認識偏頭痛4大病徵 服止痛藥可了事?拖延治療影響控制痛症、減藥效 鍛煉肩頸肌肉 護頸撐頭 我們頸上的頭顱重達4至5公斤,重量相當於一包標準裝白米,可以想像它給頸椎帶來的壓力何等巨大,日積月累下引致頸椎退化實非罕見。再加上現代人在工作上愈來愈常與電腦為伴,生活也離不開手機或平板電腦,在使用過程中頭部往往不自覺向前傾,令頸椎進一步受壓,教頸椎退化提前發生。 如欲避免或減慢頸椎退化,就如預防及紓緩痛症般,需從姿勢及肌肉鍛煉兩方面着手。在姿勢上,當我們使用電腦、手機甚至閱讀時,應讓耳朵與肩膊保持在同一直線平面上,因為這是最符合人體骨架結構的姿勢,可讓頭顱重量平均分佈肩頸之上。在肌肉鍛煉上,我們經常留意背肌、腹肌、大腿肌的鍛煉,卻可能忽略了肩頸肌肉訓練,但這組肌肉正正是協助支撐頭顱及保護頸椎,對減慢頸椎退化起重要作用。 然而,我們總愛在毛病出現時才去處理,但在痛症發生當下,好些能夠治本的方法或已難以執行。例如我有一個年長患者,她的頭痛正正是由於頸椎問題所致,可她同時患有骨質疏鬆,某些強化肩頸肌肉的運動已不適合她練習,難以紓緩頸椎對神經線施加的壓力,唯有處方止痛藥去減輕痛楚。所以預防遠勝於治療,強化肌肉對預防痛症大有幫助,所以不能忽視肩頸肌肉的鍛煉。 文:薛詠珊(家庭醫學專科醫生、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 Read more

【猴痘】猴痘症狀似天花 患者出現發燒、頭痛、皮疹蔓延 可持續21天 兒童易併發症 世衛:天花疫苗85%保護力 歐美多國續爆發

歐美及澳洲近日出現猴痘(monkeypox)爆發,目前至少14國家出現病例,其中12國是以往沒有個案。由5月13日至21日,世衛接獲各國呈報92宗確診及28宗懷疑病例。猴痘症狀似天花,病徵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痠痛、臉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等。目前沒有針對猴痘的特定疫苗,但世衛數據顯示天花疫苗可提供八成五的保護力防範猴痘,因為這兩種病毒非常相似。歐美近日傳出或確認逾百宗猴痘病例,除了法國、德國、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12國傳出疫情,包括以色列和瑞士亦通報首宗確診,患者均曾在境外接觸過感染者。世衛預計隨着更密切監察,個案會繼續上升。 Read more

【新冠康復者】急性後遺症主要症狀咳嗽疲倦持續少於2個月 長新冠影響味覺嗅覺頭痛氣促難根治 孔繁毅建議設指定門診跨專科治療

【明報專訊】根據世衛去年的報告,「長新冠」是指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的長期後遺症,患者或出現「腦霧」、肌肉疼痛、疲倦、氣促、咳嗽、抑鬱等症狀,通常在染疫後3個月內出現,並持續至少兩個月,且不能透過其他診斷解釋。本港第五波疫情至今已累計逾118萬宗陽性個案,而部分康復者的「後遺症」並未隨檢測轉陰性而完結。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牀教授孔繁毅指出,新冠康復者中除了「腦霧」及抑鬱等症狀,有人頭痛至影響工作及氣促等,一般較難根治;另有老人科醫生發現有新冠長者病癒後吞嚥困難。孔建議本港設立跨專科聯合治療方案,為有需要者提供指定門診服務。 Read more

【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而發燒和頭痛是新冠常見病徵,對於新冠患者來說,止痛退燒藥成為搶手貨,加上不少市民參考「買藥清單」,為預防為自救……不少人儲備各種成藥:止痛藥、退燒藥、咳水、喉糖、止瀉藥;這款藥針對頭痛,那款藥「大包圍」可擊退所有感冒症狀。專家提醒,部分成藥含相同成分,也有一些複方西藥,一粒藥丸同時針對傷風、鼻塞、頭痛等多種徵狀,若重複用藥或帶來副作用,甚至容易導致過量。疫下自行用藥,應看清成藥成分、認識每款藥物,以免承受不必要的健康風險。 Read more

【女性疾病】經前頭痛 便秘 風濕 血虧作怪 女性調治 養血溫陽並重

【明報專訊】女人靠血養,男人靠氣養。由於男女生理結構有別,女性有經、帶、胎、產,在這些過程中容易血虧。女性一旦血虧,身體就會陷入各種問題,生理功能首當其衝。中醫認為,一半以上女性疾病都和血虧有關,故只要把血養足,自然會好得很快。.便秘:部分女性便秘由肝火所致,但多數都跟血虧有關。體內血不足,腸道津液也會不足,容易便秘;補血猶如增液行舟,養血後便秘也可改善。.經前頭痛:部分女性月經前或經期時頭痛,發現這也是血虧的緣故。月經時血液流失更多,頭在人體最高點,若血量不足,供不上去,隨之出現頭痛。只要養足血,月經前的頭痛自然而解。 Read more

腦動脈瘤非腫瘤 劇烈頭痛是警號 血泡隨時爆破 致蛛網膜下腔出血 患者嚴控兩因素

可有想過自己的大腦可能有動脈瘤存在嗎?這種隨時會爆破猶如計時炸彈的「瘤」,原來並不是腫瘤,而是由血管變異所形成的血泡,未爆破前可以毫無徵狀,一旦爆破則可造成蛛網膜下腔出血,導致殘障甚至死亡!若出現類似「五雷轟頂」的劇烈頭痛,服食止痛藥仍未見紓緩,或睡覺時都會「痛醒」,便是警號!有專科醫生指,患者接受治療與否,都必須嚴控兩個因素:血壓和戒煙。 Read more

腦腫瘤逾150種 徵狀多變頭痛非必然 良性惡性治療方法大不同

大腦對人有多重要已毋庸置疑!然而腦腫瘤有逾150種,引起的徵狀可以變化多端,並非一定是劇烈頭痛,而良性腫瘤或是惡性腦癌,治療方法也截然不同。有專科醫生強調,隨着新的療法和藥物相繼出現,腦腫瘤已非不治之症,關鍵是能夠及早發現和接受治療,痊癒機會仍相當高。養和醫院神經外科專科醫生余仲平醫生表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分類,腦腫瘤有超過150種,大致可分為良性及惡性兩大類,任何年齡人士都有機會患病,惟年紀愈大則患病機會較高,而發生在50至70歲人士身上的腦腫瘤,不少是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擴散而來的腦轉移。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