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面對生活壓力,有人喜歡放空,有人選擇躺平!近期又出現對付壓力「新招」。外媒報道,社交媒體平台最近流行一個新風潮bed rotting(爛在牀上),整天hea在牀上掃網煲劇,並將過程拍片分享。惟專家指出,長時間持續爛在牀上,非但無法放鬆身心,反而增添更多壓力,甚或是在逃避壓力或要處理的事情,例如逃避返學、交功課、工作等,同時可能影響睡眠質素,不利身心健康的警號……爛在牀上傷神又傷身,該如何戒掉這壞習慣?專家提供4個Tips。
bed rotting長時間躺牀上 網開餐煲劇 表面減壓
Bed rotting是近期席捲社交平台的新風潮,網民長時間躺牀耍廢、擺爛,只對着手機、平板或手提電腦來掃網、上聊天室、看視頻,連三餐飲食也不離牀,整天跟牀黏在一起,恍如在牀上「腐爛」的狀態。#bedrotting相關視頻累積瀏覽次數已超過1億,並且受不少網友推崇,留言表示bed rotting是自己最喜歡活動,甚至謂:「我覺得此生的目標就是在不同地方腐爛:我的牀、酒店牀、沙灘、吊牀等。」
心理學家提醒 背後或在逃避壓力
爛在牀上亦會影響睡眠,是另一個需要留意的問題。睡眠衛生有助對抗失眠,而牀與睡眠之間的連繫是睡眠衛生其中一個重點。廖嘉敏指出,牀是用來睡眠,兩者必須建立緊密連繫,我們才可以「自動波」上牀後進入睡眠狀態。如果長時間在牀上做一些跟睡眠毫無關係的事,如吃小食、玩電話、煲劇等,便會大大削弱牀跟睡眠之間的連繫,容易導致失眠,繼而影響情緒。「爛在牀上會削弱牀和睡眠的cue(提示),你在牀上碌得愈久,cue就會愈弱。」綜合上述因素,如果只想逃避壓力,或因而損害睡眠質素,都代表爛在牀上不是正確減壓方法。
廖嘉敏補充,如果長時間爛在牀上,肢體甚少郁動,肌力會慢慢衰退,身體漸漸虛弱無力,一旦想起牀走動,可能因缺乏力氣而感到吃力,於是又繼續攤在牀上,惡性循環下,身體更加一蹶不振。
相關閲讀:【抑鬱】節日氣氛成壓力?易生孤獨感距離感 毋須強迫自己歡樂(醫賢心事)
久臥影響氣血運行 傷神傷身
註冊中醫張瑩表示,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曾提到「久臥」對身體的影響,「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若視、臥、坐、立、行五種本能不當地使用過度時,人體就容易受到傷害。其中「久臥傷氣」是指久臥會傷及肺氣。「中醫有句話:『肺主一身之氣』,意指肺有調節全身各臟腑經絡之氣的作用。肢體郁動時,肺氣得以宣發,才可促進氣血通行,臟腑才能發揮其正常功能。」
張瑩表示,從中醫角度,一般人如果刻意久臥牀上,影響氣血運行,對肺氣有莫大的傷害。日間原本應該起身郁動,讓氣血通行的時候,但你卻選擇不起牀郁動,在牀上做一些肢體不用大幅度郁動的活動,如煲劇、玩電話等。持續多天後,氣血會愈來愈衰弱、愈變愈差,久而久之,可會導致精神差、疲倦、呼吸變得短淺、關節不順、思考反應慢、缺乏食慾,或進食後很快就覺飽、便秘等;如果本身是病人則作他論,其身體因病患或受傷,氣血不在正常狀態,需要多休息,久臥才可減低氣血流失,有助體內補充氣血。
相關閲讀:失眠壞處多增患慢性病風險 了解睡眠周期4個階段 5大貼士改善睡眠質素
對應貼士:手機食物搬離睡房 須離牀行幾步
爛在牀上傷神又傷身,該如何戒掉這壞習慣?綜合兩名受訪者的意見,得出以下的一些建議。
1. 改在梳化書枱放空
如果情况不算太嚴重,建議先慢慢縮短爛在牀上的時間。難以一下子完全離開牀不耍廢?可嘗試把放空地點由牀移去其他地方,如梳化、書枱等。一來讓當事人不再把活動範疇局限在牀上,二來可保留牀與睡眠之間的緊密聯繫。
註冊中醫張瑩說:「看到社交媒體影片中的主角,在牀上做各種事情,最簡單方法就是把相關事情搬離睡房,一定要起身離牀才可做相關事情。一旦由躺臥變成行幾步,體內的『氣』開始流動,就不易再有想躺下的感覺。」
2. 重拾基本日常活動
除了減少「爛在牀上」的時間,把日常生活重回正軌也很重要,最起碼把一些基本自理事宜,如洗澡、執被鋪、刷牙梳洗等,都要加入日常生活程序中,亦不要在牀上進食三餐。作息定時、均衡飲食都有助情緒管理。
3.發掘減壓良方
減壓方法因人而異,發掘適合自己又能減壓的方法,不要單一依靠牀。臨牀心理學家廖嘉敏說:「經常對病人分享心流理論(flow)的重要。做自己鍾意的活動時,如跳舞、陶瓷等,高度專注於自己有把握而又具挑戰的活動,令人享受當中,感到十分輕鬆,增加抗壓能力,提升幸福感,亦是減壓良方。」
另外,運動有助大腦釋放大量安多酚(endorphin),此激素能令人產生愉悅放鬆的效果,有助紓緩壓力。
靜觀練習則是近年十分流行的減壓方法,讓我們覺察當下的狀態,或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某特定對象(如呼吸等),過程中不加批判,亦不過度反應。大腦透過這些練習會變得更加專注自己的內在世界,不放大不縮細、不作批判當下的體驗,更大的空間處理不同的思緒,某程度提升抗壓能力。
4. 找專業人士協助
如果爛在牀上情况嚴重,例如壓力有增無減、影響情緒、導致失眠等,就有需要找醫生、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協助,找出背後原因,是否受焦慮、抑鬱等情緒病或其他問題困擾。
文:黎芸迪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