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突破700宗,政府日前推出措施增加市民社交距離,包括規定食肆枱與枱之間要有1.5米距離。不過,有研究指出,咳嗽時飛沫可傳播7至8米遠。有本港專家認為,食肆內不通風,且近日天氣潮濕,飛沫或傳播得更遠,食肆內的枱即使有1.5米距離,仍可能傳播飛沫,呼籲市民盡量外賣、不要堂食,即使在食肆內用餐,亦不應該說話。
何:天氣潮濕或傳更遠
食客咳無人走得甩
《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日前刊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份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咳嗽或打噴嚏時,由於受溫度、濕度等因素影響,會產生一種氣流將飛沫帶開去,可以將飛沫以每秒10至30米的速度,帶到7至8米遠。研究人員認為,世衛和美國疾控中心(CDC)所建議的保持1至2米社交距離,是低估了飛沫傳播的距離,建議無論是否染病,都應該戴口罩,減少染病及將病毒傳染給他人的機率。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日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即使政府規定食肆內枱與枱的距離要隔1.5米,但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飛沫可傳播遠至8米,加上飛沫以每秒30米的速度噴出,速度有如一輛超級跑車,故若有食客在食肆內「大聲講大聲笑」,或者有人咳嗽,店內其他食客仍會被噴到。他又說,食肆內較不通風,加上近日本港天氣潮濕,飛沫或傳播得更遠,「食肆內如果有人咳,無人走得甩」。
何栢良建議,市民應盡量買外賣、不要堂食,若要在食肆內用餐,除下口罩後亦不應說話,以減少飛沫傳播。
專題系列文章
- 9款沐浴球檢出低濃度致敏香料 5款含小物沒警告 消委會:幼童或誤吞致窒息風險
- 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 / 微細懸浮粒子PM2.5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研究:逾10%女童缺鐵致貧血 鐵儲備不足增注意力受損風險
- 【照顧者】調查:受訪八成女性 逾半每周照顧21小時 護老者四成「高負荷」有抑鬱焦慮
- 八成中學生日花最少兩小時用電子屏幕作娛樂 衛生署:長用損健康
- 【世界防癆日】預防結核你要知 攜手應對結核病(衛生處方)
- 【精神健康】調查:23%DSE考生自評「極大壓力」七成傾向獨自減壓
- 調查:96%受訪者牙齒酸蝕 徵狀:牙齒變細變黃或崩缺「以酸代甜」飲食料元兇
- 母乳庫兩月逾百捐贈者集300升 母乳含抗體、免疫因子 保護嬰兒免受感染
- 【三高】慢病共治篩者近4成高血糖或血壓 28日起涵血脂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