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皮膚問題:膚色暗啞、暗瘡、濕疹 營養師7個貼士 從飲食入手容光煥發

為什麼膚色總是暗暗啞啞、無光彩?容易出暗瘡,多吃西瓜竟然是錯?濕疹困擾註定要長期戒口?養和醫院註冊營養師莫穎姍表示,均衡飲食除了有助預防疾病,亦與皮膚的健康息息相關,針對皮膚暗啞、暗瘡、濕疹等3大皮膚問題,原來可以透過進食不同的食物改善皮膚情况,至於吃什麼、怎樣吃才能保持皮膚健康、容光煥發?以下7個營養飲食貼士不得不知! Read more

【氣炸鍋8個使用小貼士】少油氣炸=健康?梅納反應是什麼?勿忽視高溫氣炸食物的致癌風險

坊間標榜氣炸鍋「低油、無油,但同樣能烹調出炸物」,近年成為不少家庭的煮食用具。有指經氣炸方法烹調的食物比傳統油炸相對健康,惟實際上在烹調過程中,仍會釋出有害的致癌物,究竟使用氣炸鍋對健康的影響有多大?註冊營養師指出,雖然用油量的確會大幅減少,但其煮食原理同樣會令食物出現「梅納反應」,產生一些會增加體內氧化壓力及有機會致癌的物質;如果氣炸鍋調校高於攝氏200度高溫來煮食,更會釋出I級致癌物,因此建議減少使用,並在使用時應留意溫度的調控。 Read more

面上紅疹是玫瑰痤瘡定濕疹作怪 5個關於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

【明報專訊】面上爆出粒粒紅疹?!可能是濕疹、玫瑰痤瘡等,究竟怎樣分辨?面頰經常紅粉緋緋,未必因為肌膚白裏透紅,可能是玫瑰痤瘡作怪。醫生提醒,不要自行買藥膏塗搽,小心「愈搽愈衰」!5個關於玫瑰痤瘡和紅疹的成因、治療、類固醇藥膏的問題!面上出紅疹-玫瑰痤瘡?濕疹?原因多蘿蘿?問:面上出紅疹,究竟是暗瘡還是皮膚過敏?鄭:紅疹有許多形態,有的表面平滑,有的很粗糙。面上紅疹有不同成因,常見如濕疹、接觸性皮膚炎、脂溢性皮炎、光敏性皮膚炎、玫瑰痤瘡,以及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也是常見出疹的成因,如紅斑狼瘡、銀屑病(牛皮癬)、皮膚發炎、暗瘡等。如果情况持續或徵狀不常見,須轉介至專科醫生,進一步診斷。 Read more

【毛囊角化vs.暗瘡】一乾一油 紅色粒粒皮膚乾燥 毛囊角化莫非基因作怪?難斷尾?

毛囊角化與暗瘡粉刺外觀相似,如何分別?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指,毛囊角化與暗瘡、毛囊發炎均會在皮膚上形成紅色「粒粒」,在外觀上有相似之處,不少人也會混淆,甚至誤以為毛囊角化的「粒粒」是暗瘡,以錯誤方法處理。從膚質比較,毛囊角化與暗瘡患者可謂「一個乾、一個油」:有毛囊角化的人,皮膚會較乾燥,甚至會脫皮;而有暗瘡問題的人,皮膚油脂分泌則會較旺盛。 Read more

【皮膚敏感】蜜糖、洗米水、青瓜、牛奶可護膚?天然護膚品同樣可致皮膚過敏 3個步驟教你DIY潤膚膏面膜

【明報專訊】外敷蜜糖有助改善皮膚色澤?青瓜面膜可保濕?洗米水洗臉可令皮膚變得白滑?以及時下流行的排毒南瓜泥面膜,到底有沒有根據?用天然食材護膚,有什麼需要留意?不過,香港大學內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陳俊彥提醒,天然護護品同樣會致敏,若使用時出現皮膚敏感,如有針刺感覺、脫皮、痕癢等情况,已可能是過敏反應。註冊中醫潘咨遐指,亂用天然食材護膚,擔心會有過敏情况。 Read more

【皮膚問題】玫瑰痤瘡 vs 暗瘡 認識扁平疣、汗管瘤 皮膚問題逐樣講 注意5件事提升皮膚健康

2019年不易過,祝願踏入新一年,人人從內到外、從頭到腳都健康過人!立即請教皮膚科醫生,面上的「粒粒」究竟是玫瑰痤瘡還是暗瘡?還有扁平疣和汗管瘤哪種會有傳染性?緊記要辨清一系列皮膚問題才能進行適當治療和護理,否則難以根治,甚至容易惡化。做足以下5件事,才能夠以容光煥發的面貌,迎接新挑戰! Read more

【抗疫你要知】長時間戴口罩 焗到爆晒瘡!

在疫病肆虐的時候,撲口罩已經成為家常便飯,人人都變成分辨口罩的專家。長時間輪候買到價錢合理,符合安全標準的口罩,當然可以戴上安心出行。可是安全歸安全,好事都不能做過頭,過長時間戴口罩,影響油脂分泌閉塞毛孔的話,小者生暗瘡,大者有機會引發皮膚大災難! Read more

新一年容光煥發的秘訣?怎樣可以從內到外、從頭到腳健康過人?

2020已經開始了,不知大家新年為自己定下了甚麼目標?無論是小目標或者是大理想,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境,都是缺一不可。想改頭換臉,以容光煥發的新姿勢迎接挑戰,即睇專家教路! Read more

醫學滿東華:經期疏 爆瘡多毛 多囊卵巢綜合症無得醫?

進來是一名20多歲,身形較為肥胖的陳小姐。「醫生,我經期次數很少,多數3、4個月才來一次。這是否正常?」 Read more

乾性肌潤出禍 塞毛孔爆粉刺

  【明報專訊】秋冬時分,臉上油脂減少,不少人視之為收細毛孔的黃金機會,希望趁機去掉黑頭粉刺。有人以綠豆粉敷面,有人使用撕拉式面貼,務求變得皮光肉滑。 西醫提醒,粉刺成因多與錯用護膚品有關;而中醫認為,肺胃蘊熱、月事失調,都可引致黑頭粉刺。 中醫說:「黑頭粉刺為體內濕重於熱,白頭粉刺則為熱重於濕。」 ◆ 潘:潘咨遐(註冊中醫)   「熱底」體質 易生粉刺 問:中醫怎樣看黑頭粉刺的成因? 潘:粉刺多生於面部、胸部、背部等,可擠出白色碎米樣粉汁,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粉刺成因眾多,其中一個原因與「熱底」體質有關,如體內肺胃蘊熱,內熱熾盛,熱毒發於皮膚,較易生粉刺。另一方面,過度進食辛辣及油膩食物,會令體內生濕熱,一旦濕熱結於腸內不能排出,會發於皮膚,形成粉刺。除了以上原因,部分女性月事紊亂,內分泌失調,致月事前後的臉部粉刺增多。   粉刺位置反映身體狀况 問:粉刺長於身體不同位置,是否反映不同疾病? 潘:粉刺位置確能反映患者的體質及身體狀况: 額頭:心火偏盛 患者一般較易發怒,心情易緊張,睡眠不足,嚴重者更會覺舌痛,其中尤以舌尖為甚。 鼻子:脾胃積滯 鼻屬「脾」,鼻子色紅,多為脾胃消化不良,積滯化熱,患者可見胃脘脹悶,口臭。 右頰:肺火偏盛 右面頰多粉刺,多為肺火上升,或會兼見喉嚨乾燥、痰多咳嗽。 左頰:肝鬱化火 左頰屬「肝」,左面頰多粉刺,多為肝鬱化火,表示壓力較大。 唇邊、下巴:冲任不調 下巴屬「腎」,粉刺集中在下巴或環繞嘴唇的周圍,大多為「冲任不調」,代表女性月經不調和,導致月經周期改變,與內分泌問題有關。 乾性肌膚不宜用綠豆粉 問:網上流傳將綠豆粉加水敷面,能去黑頭粉刺,是否有用? 潘:綠豆粉具有清熱解毒、去角質功效,確能減少粉刺滋生。皮膚角質層厚、膚色黯淡的人使用後,效果會較明顯。但綠豆粉並非人人合用,如臉上已有暗瘡破皮流血,便不宜再使用綠豆粉,以免細菌感染。此外,綠豆消炎清熱功效強,乾性皮膚不適用,使用後,粉刺沒有了,但皮膚會乾得十分繃緊。如使用綠豆粉面膜,建議選擇較纖細的綠豆粉末,洗臉時勿太用力搓,以免弄傷皮膚。   中醫:美顏食療 玫瑰花水、雪梨湯 減黑頭粉刺 肺胃蘊熱者可透過食療,調理身體,減少黑頭粉刺。潘咨遐推介以下兩款食療: 雪梨豬𦟌薏仁湯 材料:雪梨2個、雪耳(用水浸軟)2顆約12克、豬𦟌160克、乾無花果3粒、陳皮(用水浸軟)1小片、水1.5公升、鹽酌量 煮法:豬𦟌洗淨汆燙後,將所有材料放至鍋內,大火煮滾轉小火續煮1至1.5小時,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潤燥生津,清熱化痰祛濕 備註:糖尿病患者、孕婦慎服 玫瑰花水 材料:乾玫瑰花5至6朵、水250毫升 煮法:用熱水冲泡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疏肝降鬱,有助冲任不調的女性順暢來經,減少粉刺 備註:可連續飲用至粉刺改善;胃酸過多者不宜 西醫說:「塗過厚護膚品,或者塗的護膚品含有刺激黑頭粉刺的成分,都可以引起黑頭粉刺。」 林:林嘉雯(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 經期前易長粉刺 問:黑頭粉刺是否油性肌膚獨有? 林:當毛孔閉塞,皮脂腺繼續分泌油脂,積聚在毛孔,形成黑頭粉刺。有些人受遺傳影響,皮脂分泌較多,屬於油性肌膚,皮膚表面角質層較厚,令油脂更易塞在毛孔,形成粉刺。然而,黑頭粉刺並非油性肌膚獨有,混合性肌膚及乾性肌膚也可以有同樣煩惱,例如一些乾性肌膚人士塗抹油分高的護膚品,如椰子油,致毛孔閉塞。另外,女性月經來潮時,受荷爾蒙影響,經期前皮膚較易出油,容易長粉刺。   粉刺分黑白 問:粉刺有「黑頭」及「白頭」之分,有何分別? 林:白頭粉刺的對外開口較細小,看起來偏白及圓身,相反黑頭粉刺的對外開口較大,角質代謝物經氧化後變為黑色。基本上,白頭粉刺為封閉型粉刺,因角質過厚,異常角化,蓋住毛孔開口。雄性荷爾蒙、油性肌膚、年紀增長,以及壓力都可以影響皮膚的新陳代謝,致角質過厚。   黑頭貼招「炎」 針清小心留疤 問:坊間出售撕拉式及啫喱狀的去黑頭貼,或以針挑走黑頭,哪種較有效? 林:黑頭粉刺的毛孔開口較大,使用去黑頭貼能吸出部分黑頭粉刺;但針對閉封型粉刺,撕拉貼不但吸不走它們,更可能傷及蓋於毛孔開口上的角質,造成毛孔發炎感染,令粉刺變為暗瘡。不論去黑頭貼是撕拉式或是啫喱狀,皆有使用風險,例如引起皮膚敏感。 有人會用手擠出或接受針清粉刺,但以上方法均有風險。曾有一名20多歲女病人,因額頭及鼻子長粉刺,經常到美容院接受針清,並每周用手擠出粉刺清理,結果令鼻子出現不少細小疤痕。經診症後,方發現粉刺元兇為過量護膚品,她因有感皮膚乾燥,每日早晚使用5隻保濕產品,反令毛孔閉塞,堆積粉刺。   西醫:慎選產品 護膚品盡量簡單 洗面過多水油失衡 不少人錯用護膚品,致粉刺頻頻出現,林嘉雯建議,愛美一族清除黑頭粉刺前,先了解自己膚質。以油性及混合性肌膚為例,選用控油或去角質產品,控制臉上油脂,減少毛孔閉塞,「護膚品要盡量簡單,選擇標榜不引起粉刺配方的護膚品」。她提醒,混合性肌膚人士塗抹保濕產品時,留意只塗在乾燥皮膚上便可,以免油上加油。 至於角質太厚人士,建議可選用含水楊酸、維他命A酸、果酸的護膚產品,不但有助去角質,亦可去除黑頭粉刺。但她提醒,以上產品非人人合用,敏感肌膚不能使用,以免刺激皮膚。而水楊酸、維他命A酸都不適合孕婦使用。另外,別以為洗面次數愈多,愈能清除污垢,其實每日以溫水洗面兩次已足夠,讓皮膚達到水油平衡。   玫瑰痤瘡當暗瘡 愈塗藥膏愈紅腫 鼻頭、鼻翼長滿膿包粉刺,又紅又腫,塗抹暗瘡膏後也沒有效果?註冊中醫潘咨遐指出,不少人混淆暗瘡和玫瑰痤瘡,「酒糟鼻」為玫瑰痤瘡的徵狀。她指出,有別暗瘡及粉刺,玫瑰痤瘡患者的微絲血管容易擴張破裂,令鼻子泛起處處腫塊,變得紅腫,「玫瑰痤瘡範圍會蔓延至臉頰,看上去與暗瘡相似,但會爆微絲血管,臉部及鼻子泛紅」。 潘咨遐指出,不乏年約20至30歲女性患有玫瑰痤瘡,但往往與暗瘡混淆,「有些病人誤以為是暗瘡,所以不停塗抹暗瘡膏,但當發現種種清潔方法及暗瘡膏均失效,求診才發現是玫瑰痤瘡」。 至於西醫角度,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表示,醫學界尚未找出玫瑰痤瘡病因,但相信與遺傳有關,「臉部血管太敏感,容易受外界及內在刺激,導致泛紅及發炎」。她指出,玫瑰痤瘡為普遍疾病,患者皮膚容易泛紅,當天氣炎熱、空氣侷促,又或飲酒、進食辛辣食物後,會感到面部赤熱及紅腫。 文:鄧安琪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專題系列文章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