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師:撲熱息痛有紓痛退燒 與布洛芬功效同兼具消炎 惟哮喘者要注意 勿買散裝藥

【明報專訊】港人常用退燒藥「必理痛」的搶購潮近日蔓延至其他品牌,本報昨日到北區多間藥房及藥行觀察,發現「樂信」、「幸福」等大品牌含撲熱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燒藥基本上缺貨,只剩一至兩間仍有小量存貨,必理痛其他配方如腰背及關節痛、經痛配方亦全數售罄。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建議,市民可購買含同一成分的退燒止痛藥水取代;另可在藥劑師監售下購買含「布洛芬(Ibuprofen)」的藥物,亦可用冰敷額頭或凍水洗澡降溫。崔提醒,哮喘患者服用布洛芬等相關藥物時需留意會否誘發病發,購買時更要注意以下事項,勿買散裝藥。撲熱息痛可紓緩發燒、輕度痛楚 藥劑師:可轉購「布洛芬」藥 功效同 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搶購潮由「必理痛」蔓延至其他品牌,崔俊明建議,市民可購買含同一成分的退燒止痛藥水取代;另可在藥劑師監售下購買含「布洛芬」的藥物,亦可用冰敷額頭或凍水洗澡降溫。翻查衛生署藥物辦公室網站,本港現時有91種已註冊的藥劑製品含布洛芬成分。 相關閲讀:【新冠患者】發燒、頭痛、咳嗽 撲熱息痛、布洛芬、止瀉藥、止咳藥、複方西藥服食方法要注意 藥劑師:忌過量重複用藥 服用布洛芬哮喘者要注意 須藥劑師監管下售賣 崔俊明解釋,撲熱息痛主要作用為紓緩輕度痛楚、發燒;「布洛芬」同樣有上述效果,另具消炎功效,惟哮喘患者服用相關藥物時需留意會否誘發病發。他補充,布洛芬須在藥劑師監管下售賣,提醒市民勿在藥房向普通售貨員買藥,亦要避免買散裝藥,以保障藥物質素。崔俊明透露,學會如無意外將發出指引,提醒有需要的市民如未能買藥有何注意事項。 相關閲讀:【兒童健康】小朋友染疫發燒如何護理 4類常見傳染病家長要知道 小朋友眼敏感、鼻敏感怎辦?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港註冊撲熱息痛藥劑製品逾700個 政府發言人昨稱,現有756個已註冊藥劑製品含撲熱息痛,個別品牌退燒藥因短時間內需求急增而供應緊張,但其他品牌仍供應充裕,又強調公營醫療系統儲存量充足,並擬將增購的藥物預留給有需要者,包括個別因「地區性藥物短缺」而未能買藥的市民。 崔俊明亦再呼籲市民勿囤積藥物「看門口」,近日公立醫院改向門診病人每次只處方4星期的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片,他建議病人家中若仍有存貨,可提醒醫生毋須開藥。 政府:其他品牌供應充裕 公醫系統儲量足 港九藥房總商會料約七成顧客是幫內地親友買藥,每次購入4至5盒;有立法會議員建議港府主動向內地了解需否提供協助,例如可將去年初購入內地生產的止痛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供給內地,以免分薄市面供應。 相關閲讀:兒童哮喘難斷尾?家長注意:及早診斷、勿自行停藥 7個預防貼士 藥房觀察有以「藥房版必理痛」招徠 實非必理痛 本報記者昨到上水一帶10間藥房、兩間萬寧及1間屈臣氏,均無必理痛產品存貨,小部分藥房仍有其他品牌含撲熱息痛藥物。屈臣氏原擺放退燒及傷風感冒藥的貨架空空如也,有標示列明每人限購兩件;萬寧亦無有關藥物出售。 記者到訪的所有藥房均將不同藥物放當眼處,有藥房以「藥房版必理痛止痛退熱片」作招徠,實際上是另一廠出產含撲熱息痛藥物;有藥房出售的「感冒藥」則不含上述成分。有兩間藥房仍有賣「幸福止痛素」,售60元(30粒)及12元(4粒),亦有藥房只售散裝撲熱息痛,一排10粒售35元。 崔俊明估計,藥廠待長假後可全面加大生產量,透過減少其他藥物產量,集中生產退燒藥,相信未來一周有更多供應。他引述有藥廠表示有信心維持公營機構藥物需求,公院近日改向門診病人每次只處方4星期藥物,有助「買時間畀藥廠整(生產)藥」。 Read more

認清成藥成分 食多粒未必更止痛

身體有痛症時,不少人都會先自行服食成藥,減輕痛楚。港人遊日本,更會到藥妝店「掃貨」,購買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網上更有人指出日本止痛藥「勁啲」。 忌「打孖」食——止痛藥種類繁多,「打孖」服食或會弄巧反拙,引致嚴重的副作用。(liza5450@iStockphoto/明報製圖,設計圖片,模特兒與文中提及疾病無關)   【明報專訊】身體有痛症時,不少人都會先自行服食成藥,減輕痛楚。港人遊日本,更會到藥妝店「掃貨」,購買感冒藥、腸胃藥、止痛藥。網上更有人指出日本止痛藥「勁啲」。 不過,這些止痛藥是否安全?日本止痛藥點解會「勁啲」?市民又是否清楚當中的成分? 社區藥房、個人用品護理店、網上商店,甚至於外地旅遊時,都不難買到止痛藥。香港疼痛學會主席、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認為,在購買成藥前,應要清楚知道每一個成分,「曾有病人在外國買了一款消炎止痛藥,不過此藥原來是獸醫用於動物身上的消炎止痛藥,但有人用來做商業配方。這是一款很舊的消炎止痛藥,已經不在醫藥上使用」。   日本藥多含布洛芬 長期食可傷胃 提到港人到日本必買的藥妝,都少不了止痛藥。家庭醫學專科醫生盧偉瀚表示,在日本買成藥,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消費者不清楚當中的成分,因為大多都是日文,「我們曾把那些日文翻譯,發現有很多成藥都有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的成分,最常見是布洛芬(Ibuprofen)」。 布洛芬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根據本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布洛芬屬第二類藥物,雖然不需要醫生處方,但必須在註冊藥劑師指導及監督下銷售。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非類固醇消炎藥用以治療中度疼痛,藥物與體內的環氧合酶-1(COX-1)及環氧合酶-2(COX-2)受體結合後,能抑制前列腺素,從而達到消炎之效。   李靜芬進一步解釋當中的藥理,「人體內的COX-1及COX-2幫助將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轉化成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及血栓素(thromboxane, TXA2)。前列腺素可引起疼痛及炎症,但具保護胃壁及血小板的功能;血栓素負責血小板功能,令血管收縮及影響血壓。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透過抑制環氧合酶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的產生,從而消炎減痛;但過程中可能同時影響血小板功能及修補血管的功用,令血管硬化及血栓形成,增加心血管風險」。 崔俊明指出,由於藥物抑制保護胃膜及胃壁的物質,部分患者服藥後,容易感到胃痛,「若果是高劑量的藥,容易傷胃,長期服食亦會傷胃,年紀較大或曾有胃潰瘍的患者多會同時獲處方胃藥」。李靜芬補充,新一代藥物COX-2抑制劑雖然可減少對腸胃的損害,但仍有增加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和死亡率的風險。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就指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增加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食用劑量愈多及時間愈長風險愈大。   (winhorse@iStockphoto) 藥咪亂買——藥妝店是港人遊日本必到之地,不少人都會購買止痛藥。專科醫生提醒,在購買成藥前,應要清楚知道每一個成分。   兩種止痛藥打孖食 增中風風險 至於本港藥房及便利店出售的止痛藥主要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有輕度止痛的功效,可止痛及退燒。崔俊明解釋,現時撲熱息痛的止痛病理未明,醫學界估計其止痛原理與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COX-3有關,從而抑制身體發出疼痛信息至大腦。他補充,市面亦有售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部分種類的阿士匹靈(Aspirin)。 若果患者難忍疼痛,同時服食兩種止痛藥物,能否取雙倍鎮痛之效?崔俊明指出,這做法或會弄巧反拙,增加出現副作用,如胃痛、中風等風險。 那麼加大止痛藥劑量,可否更有效止痛?李靜芬表示,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除了可消炎止痛,亦有其他功能,譬如抗凝血、修護胃及腸壁及血管收縮,久服或劑量過重,會影響肌腱組織正常癒合及致肌筋腱退化病(Tendinopathy),嚴重有胃炎、胃潰瘍風險,以及長者腎功能受損。而且消炎止痛藥有ceiling effect(天花板效應),意思是當劑量達某一個程度,止痛藥效也不會增加, 但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會增加。因此,有些人說止痛藥「食馴了」無效,其實是因為止痛藥即使愈吃愈多,止痛效果也沒有增加,而非止痛藥無效。     服3劑藥 病徵無改善快求醫 但盧偉瀚補充,毋須視止痛藥為洪水猛獸,因為正確用藥除了可以減輕痛楚,亦能夠減少併發症發生。不過另一方面,止痛藥可能止了痛,但別忽略致痛成因,沒有及時處理,延誤治療,令病情惡化,「最近有病人的舌頭一直感到痛楚,並自行食止痛藥、消炎藥。結果看醫生時發現是舌癌,這時腫瘤已經很大」。李靜芬則建議,如果服食2、3劑止痛藥後,病徵仍無改善,就應求醫。     文:李祖怡、鄧安琪 統籌:鄭寶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文章: 謹慎用藥:止痛貼勿與止痛藥同用 也忌熱敷 鴉片類藥物 過量攝入可致死 兒言自得:止痛 鴉片類藥物 過量攝入可致死 【急救知識】碰撞跌倒亂急救 傷上加傷 Read more

知多啲:椎間盤突出 藍領白領也中招

【明報專訊】談及腰椎疾病,不少人都會想起坐骨神經痛。骨科專科醫生黃仕雄指,坐骨神經痛只是一個病徵,年輕病人常見的椎間盤突出、年長病人患上腰椎管狹窄或梨狀肌綜合症,都會出現坐骨神經痛,痛楚由下背一直伸延至腳這病徵。 ▲seb_ra、wildpixel@iStockphoto 而椎間盤突出與腰椎管狹窄有着密切關係,很多人在年輕時患上椎間盤突出,有80至90%病人經保守治療後改善疼痛等徵狀,加上年輕時腰椎管尚有「虛位」,不再出現痛楚。但隨着年紀增長,腰椎管慢慢勞損,一直收窄,較容易壓迫到脊髓神經。 單邊揹袋招禍 最好用背包 腰椎管狹窄是因為退化所致,黃仕雄提醒,大家要從年輕時開始調整個人習慣。長時間坐着工作的人,要選擇有靠背的椅子,承托腰椎,「相比站立,坐在沒有靠背的櫈上,腰椎需一直繃緊,對腰背傷害更大」。故患腰椎管狹窄症的高危人士中,除了教師、牙醫、建築工人等時常站立或搬動重物的人外,還有文職人員,因為很多人的坐姿不良,令背肌長期收緊,導致脊椎退化。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歡單邊揹袋,但單邊肩膊長期負重會增加腰椎的負擔,最好用背包,將重量平均分佈左右兩邊,如果東西太重,就應用手推車。 運動方面,黃仕雄指游泳對關節有消炎作用,更可強化背部肌肉,對預防及治療腰椎管狹窄症皆有幫助,此外也可嘗試一些腰部伸展運動。另一方面,運動雖可保持身體健康,但也應注意適可而止。黃仕雄就指,他曾有一個50多歲的病人,因為好動且運動量大,導致腰部勞損嚴重,黃韌帶和小面關節增厚,導致走路半小時都有困難。最終要接受微創手術,脊髓神經漸漸復元,才可恢復正常運動。 不少人都關心接受手術後會否復發,黃仕雄指,腰椎退化需時數十年,而手術時,醫生清除增厚的組織以擴寬腰椎管的空間時,一般都會替病人調整至比一般年輕人更寬闊的空間,理論上其腰椎管需要再過數十年,才有可能出現狹窄情况。惟病人腰椎的其他部分也有可能退化,故醫生會順道教育病人正確坐姿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