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蛇】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免疫力下降帶狀疱疹伺機發作  72小時內服藥減後遺症 (談痛說情)

【明報專訊】有長者長期受到不同大小痛症困擾,在習以為常下,即使腰部無故疼痛起來也不以為意,視之為等閒事,尤其是痛處沒有紅腫瘀青,只自忖年紀大就是病痛多的尋常表現。(編者按:無故腰痛,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所引發,是否因身體免疫力下降便會生蛇?會出現哪些症狀?生蛇後會有後遺症嗎?打「蛇針」有效嗎?) 相關閲讀: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生蛇:免疫力下降病毒伺機發作 突然腰痛出疱狀紅疹是警號   實情是,痛楚是一個警號,告訴我們身體哪兒受到侵襲破壞而需要處理。這些損傷並不局限於拉扯碰撞的外傷,也可以是病毒細菌在身體作怪。 就長者而言,腰部在沒有受到外力衝擊狀况下出現痛楚,其中一個常見原因是俗稱「生蛇」的帶狀疱疹,它由匿藏於神經線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致,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或年長令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時,病毒便伺機發作,引致痛楚,而腰部是常見發病位置之一。 皮膚現紅疹 72小時內服抗病毒藥物減神經痛 一般人認知當中,生蛇除了帶來疼痛,患處還會出現疱狀紅疹,但在病發初期未必出現這些皮膚症狀。在這段時期,它看似跟一般腰患分別不大,容易讓人掉以輕心,患者很多時待紅疹出現後才醒覺要處理! 目前治療帶狀疱疹的抗病毒藥物,需要在紅疹出現後72小時內服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用,包括降低帶狀疱疹後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出現的機率。醫學文獻顯示,約10%至20%生蛇患者在痊癒後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不時產生如閃電、針刺、火灼般的神經痛,可持續數個月至數年不等,並且沒有有效的處理方法,是一種非常棘手的後遺症。 因此腰部無故出現刺痛,尤其是痛楚位置較接近皮膚表面或帶點痕癢,輕輕觸摸也產生灼痛感的話,便需要密切留意患處;倘若出現疱狀皮疹,便得趕緊求醫處理。 相關閲讀:生蛇7大症狀 孔繁毅引述研究:確診新冠者免疫力降 半年內生蛇風險仍增 籲接種「蛇針」 曾患水痘者 帶狀疱疹病毒引發生蛇 儘管只有曾患水痘的人士,身上才帶有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而引發生蛇;但在臨牀上,看見不少人士由於對兒時記憶模糊,或當年病情輕微,而誤會自己未曾感染水痘,毋須擔心生蛇找上自己而輕忽相關症狀。 建議50歲或以上打蛇針 由於帶狀疱疹可引發神經痛,並有可能造成肺炎、腦炎、失明、失聰等嚴重後遺症,因此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也發出指引,建議50歲或以上人士接種兩劑帶狀疱疹疫苗(蛇針),以減少生蛇及相關併發症。 文:薛詠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痛「正」能量計劃總監、家庭醫學專科醫生) Read more

慢性腰痛?簡單食療:鮮淮山、白米和蓮子煮成薯蕷粥 配合穴位按摩 注意3件事減腰痛復發

【明報專訊】腰痛是都市常見疾病。研究發現腰痛的終生患病率約為34%,相信不少人試過彎腰(例如洗頭、綁鞋帶、撿拾地上東西)後,突然感覺腰閃一下,之後就出現腰痛,而且數天甚至數星期都未痊癒。坐姿不良、勞動工作時用力不慎、運動受傷等,都是腰痛的常見成因。介紹一個簡單方便食療,只需生山藥(鮮淮山)、白米和蓮子3種材料煮成薯蕷粥,早餐服食便可,有什麼功效呢?穴位按摩對治療腰痛又有什麼作用呢? 相關文章: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何謂慢性腰痛?簡單食療薯蕷粥:鮮淮山、白米、蓮子 腰痛是指背部下方及腰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疼痛綜合症,病程超過3個月則為慢性腰痛。其中有一種「非特異性腰痛」令病人飽受腰痛之苦,但在X光、MRI中又找不到明確的病變部位。中醫將這種腰痛歸屬為「腰痛」、「痹證」範疇,病因多為腎虛加上外邪侵襲,閉阻經絡所致。中醫治療方法多樣,包括中藥治療、針刺治療(毫針療法、火針療法、電針療法)、艾灸法、拔罐法、推拿法及運動療法等。 以下介紹一個簡單方便食療,適合有以下症狀的腰痛患者:腰痠痛,時不時隱隱作痛,勞動後痛楚加劇,平臥、休息或按揉後疼痛減少。 薯蕷粥 材料:生山藥(鮮淮山)60克,白米60克,蓮子10克 製作方法:將蓮子和山藥煮熟,山藥去皮,壓成糊狀,加入煮成的米粥中攪拌均勻即可。早餐服食 功效:補腎益精,健脾補氣 穴位按摩 穴位按揉亦有治療腰痛的作用。「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可以驅散血中瘀滯;「後溪專治督脈病」,後溪穴可疏調督脈之氣,壯腰健腎。 位置:手掌尺側,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後方,握拳時,小指外側橫紋尖的盡頭 相關文章:【腰痛】長期站姿、步姿、坐姿不當?重心前傾盆骨移位致下交叉綜合症 4招運動改善失衡肌肉力量(姿錯能改) 腰痛患者注意3件事 減腰痛復發機會 腰痛患者還需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心寡慾,勞動與休息比例合適,並節制飲食,減少脾胃負擔,方能減少腰痛的復發。 文:陳圳堅(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助理課程主任、註冊中醫) Read more

普拉提與瑜伽有不同 注意普拉提運動6大要點 強化核心肌肉助緩和腰痛 

近年愈來愈多人接觸普拉提運動(Pilates),惟部分人可能會將其與傳統瑜伽混淆,其實恆常進行普拉提目的是集中強化人體的核心肌肉,着重動作的流動性,以助增強體能及改善姿勢及身體平衡等,即使是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甚至本身有腰痛的病人均適合練習。 普拉提着重動作流動性 瑜伽維持靜態動作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善美表示,普拉提運動是集中強化人體的核心肌肉,因此動作設計較着重於強化腹肌、背肌、臀部肌肉等核心肌肉群,這有助增強體能、改善姿勢及身體平衡、增加肌肉張力及減少肌肉壓力。它跟瑜伽最大的分別,是著重動作的流動性,透過緩慢、流暢的動作,全面活動核心肌肉群與關節,完整訓練身體每一部分,而不是像瑜伽般維持靜態動作。 相關閲讀:常見運動抽筋3大應對及預防方法 一個情况或是身體警號 普拉提運動動作特點:全面活動腹肌、腰椎 普拉提運動的動作一般分為兩大類,同時練習有助令腹肌、腰椎得到更全面的活動機會: 動作簡介 目的 捲動動作(Roll over) 躺着進行向前彎或向後仰的動作 有助活動日常生活中甚少用到的脊骨關節 轉動腰部動作(Twist) 進行轉動腰部的動作 有助活動日常生活中甚少用到的脊骨關節 普拉提運動6大注意事項 徐善美亦提醒,除了了解正確動作的做法,同時需留意以下6大要點: 呼吸:由橫隔膜以下至臀部肌肉的核心肌肉群,均是運動的訓練重點,因此運動時需持續運用活動橫隔膜的「腹式呼吸法」來呼吸,有助更有效訓練核心肌肉群。 控制:單純成功完成動作並非運動目的,應着重每一個關節、腰椎都有適當的應用,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精準控制每一個動作細節。 準確:必須準確進行動作,注意有否錯誤運用其他肌肉,避免受傷。 流暢:動作速度緩慢,但需持續、流暢及無縫地轉換姿勢,從而訓練身體不同部位的協調。 居中:先集中訓練人體中間的核心肌肉群,確保這些肌肉得到足夠訓練,才按步延伸至身體其他部位。 專注:運動時應專注進行動作,不應分心思考。 相關閲讀:腰痛不可看輕 腰椎間盤退化或需手術治療 適合孕婦、慢性腰痛患者訓練 徐善美強調,普拉提運動屬一種低衝擊的運動,引致受傷機會較低,即使是一些平常沒有運動習慣人士、孕婦亦可以在合資格的醫護人士指導下進行此運動。有研究顯示,練習普拉提運動可紓緩慢性腰痛,或有助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改善因病情影響而導致軀幹肌肉不穩定性的問題,特別對慢性腰痛患者重拾對腰部關節和肌肉的控制、緩減相關痛症及改善活動能力有幫助。 訓練時疼痛或動作錯誤 她又提醒,任何人、包括腰痛患者在練習普拉提運動時感到痛楚,甚至有加劇的問題,這可能反映是運動時運用了錯誤肌肉或部位,或是使用不合適的力度,這時應立即停止練習,先諮詢專業人士意見;有需要的腰痛患者更應在每次練習時,由專業人士根據其腰痛程度,循序漸進地制定練習的動作和內容,以免自行錯誤訓練而引致受傷。 Read more

腰痛不可看輕 腰椎間盤退化或需手術治療

腰痛不是長者獨有毛病,很多中年人及年青人都可能會有此問題,而且未必單純是因肌肉勞損而導致。養和醫院骨科專科醫生高天祐醫生在明報副刊一個網上講座指出,腰痛是源於腰椎出現問題,及早透過服藥及物理治療,可避免因病情加重而需要手術治療來解決。 Read more

【骨折】骨質疏鬆無聲無息!切勿忽視腰痛臀部疼痛 補鈣30歲前已要開始?(附營養師飲食建議)

不要只是每年的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才關注骨質問題,何况無聲無息來襲的骨質疏鬆,並不是「老人病」,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nternational-Osteoporosis-Foundation)定義,骨質疏鬆症是骨質密度及質量下降的病症,隨着骨質流失,骨骼漸漸變得脆弱並增加骨折風險。30歲前,造骨細胞較活躍,所以骨質處於正增長的狀態,在30歲時骨質處於巔峰狀態;到30歲後,造骨細胞的活躍程度會漸漸下降,當造骨細胞活躍程度下降至比破骨細胞還要低的時候,骨質便會出現負增長而慢慢流失。適當補鈣有用嗎?幾多歲開始補充鈣質最好呢? Read more

腰痛有原因 久坐勞損退化傷腰椎? 治療有法 強化核心肌肉要小心

引致腰痛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移位等之外,最常見是腰椎勞損退化,「禍端」正是久坐!無論六、七十歲的長者,還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以至20多歲的年輕一族,都有可能因久坐而引致腰痛。若問題持續,肌肉力量會變差,加上過去年多的疫情影響下,戶外活動減少,腰痛可能已困擾着你? Read more

腰背痛調查:逾4成人一年內曾出現腰痛 兩類腰痛:特定性由疾病引致 慢性腰痛疼痛持續3個月(附強腰簡易運動3招)

【明報專訊】腰痛,很多人都曾經歷。根據香港家庭醫學學院於2012年有關腰背痛調查數字顯示,香港約有57%人一生最少有一次腰痛,另有42%人一年內曾出現腰痛,約10%工作病假是因腰痛引起,可見腰痛在香港是多麼普遍。腰部由腰椎支撐,並有韌帶及肌肉提供額外支持,而腰椎間有軟墊般的椎間盤,作減震、緩衝,亦有神經線經腰椎延伸到腹股及雙腿。當上述提及的腰部組織受損,便有可能導致腰痛,值得一提是,腰痛與組織受損的關係亦非必然。 Read more

【痛症】突然腰痛未必是退化 小心骨質疏鬆症無聲來襲 治療和預防須知

突然出現的腰痛或臀部疼痛,未必是退化或痛症所致,更大可能是因骨質疏鬆症 (Osteoporosis)「作怪」。有骨科專科醫生指,骨質疏鬆症可以毫無徵狀,直至突然出現骨榻或椎骨骨折致腰痛難當才發現。若病人及早求醫,可及早選擇適當的治療,由注射骨水泥撐起和固定椎骨,一旦延至骨骼癒合後才處理,手術會變得較為複雜,要重拾活動能力、所需的康復時間也更長。 Read more

【痛症】50歲後易發病?持續周身痛、手腳乏力 了解風濕性多肌痛症病徵與治療

長者出現腰痠背痛、手腳乏力,或會以為是「老人病」很平常,但若果疼痛持續,而且涉及多組肌肉,卻一直無法找出原因,可能是一種不常見的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風濕性多肌痛症(Polymyalgia rheumatica,簡稱PMR),箇中病徵除了出現肌肉疼痛和晨僵外,還有什麼呢?治療方法和患者需注意什麼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