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醫生:手機App測心血管風險,準嗎?

【明報專訊】張:張宇醫生 繆:繆建文醫生 張﹕醫生在處方膽固醇藥物前,會為病人作風險評估。心血管風險評估如何計算? 繆﹕心血管病有很多風險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吸煙習慣、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等。外國不少研究機構綜合這些高危因素,推出一些模型評估風險高低,只要將高危因素輸入手機程式或電腦便可運算,如果患者未來十年的中風或心臟病風險逾7.5%便屬高危。若能及早控制膽固醇,日後中風或心臟病風險或可能降低。 不過,醫生也不會盡信這些程式,因為大都是根據西方的數據研發,應用在亞洲人身上或許有偏差。故此除了用程式計算評分,也會看臨牀實際情况,例如家族病史,或使用輔助檢查,如驗血、血管鈣化情况等,以進一步評估病人的風險水平。 ■他汀藥防止增壞膽 孕婦不適用 張﹕降膽固醇藥物有很多種類,醫生如何決定選擇哪種藥?哪些病人不適用? 繆﹕用藥之前,首先要改變飲食習慣,此舉能把膽固醇降低5%至7%;但對高危病人來說,單靠飲食控制及運動也不能將膽固醇降至理想水平,這時便需要使用藥物幫助病人。 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有效降低膽固醇,並降低日後罹患心血管病風險。不過孕婦不可使用,而病人服藥後若出現肌肉疼痛、嚴重肝酵素上升,便不能使用或要減低劑量。 他汀類藥物是透過截斷肝臟製造壞膽固醇的機制,從而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由於壞膽固醇是導致血管硬化的主因,當血液中的壞膽固醇減少,沉積在血管壁的壞膽固醇也會減少,雖不能移除已積存的膽固醇,但可穩定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減低急性心肌梗塞的風險。 若使用他汀類藥物後仍未能把膽固醇控制至理想水平,便需要使用其他輔助藥物,例如減低腸臟對膽固醇吸收的口服藥。 ■新藥兩星期一針 促身體回收壞膽 張﹕新一類降膽固醇藥物PCSK9抑制劑,針對家族性及嚴重高膽固醇的病人。這種藥物如何運作? 繆﹕PCSK9抑制劑是一種生物製劑,透過抑制肝臟的一種名為PCSK9的酵素,可進一步控制膽固醇。PCSK9酵素是負責分解壞膽固醇中的受體;這受體就好似一個回收器,負責收集血液內壞膽固醇。當PCSK9酵素受到抑制,無法發揮效用分解受體,身體便有更多受體去回收壞膽固醇,膽固醇便可以降低。此藥用在正服用他汀類藥物的病人身上,壞膽固醇可以進一步降低六至七成。 抑制劑是以皮下注射形式給藥,病人可在肚皮、大腿等脂肪較多的位置落針,約每兩星期注射一次。 ■針藥非人人啱 患家族性高膽可考慮 張﹕PCSK9抑制劑有什麼禁忌及注意事項? 繆﹕大型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此針藥控制擔固醇未有引起太多的副作用,很多時只是針口位有點痛。但這藥並非適合每個病人使用,主要是應用在一些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病人,服用傳統他汀類藥物也無法控制壞膽固醇時,兩藥同用就可以幫助把壞膽固醇降至目標。另外,曾心臟病發的病人,如試過通波仔或心肌梗塞,服用他汀後仍無法將膽固醇降至理想水平,或因而引起嚴重副作用,不能透過藥物推低壞膽固醇,就可以考慮這種針藥。 Read more

【有片】齋運動戒口 難治「壞膽」 嚴重高膽 一針見效

【明報專訊】驗血驚覺膽固醇超標,很多人都抗拒食藥,以為戒口加運動就可以控制?其實七成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自行製造,戒口成效有限。尤其對於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或曾經心臟病發甚至中風的高膽固醇患者來說,需要把壞膽固醇水平降至低於1.8mmol/l的理想水平,戒口、運動,再加上他汀藥類藥物三管齊下,還可能需要出動終極降膽固醇針劑。 很多人以為年長、超重、體型肥胖才會有高膽固醇,但即使是正值壯年且有標準身形,也可能膽固醇超標。好像43歲的李先生,十年前已經因為膽固醇過高,令心臟動脈栓塞而出現急性心肌梗塞,需要接受通波仔手術,但十年後血管又被膽固醇阻塞,需要再做手術。 這十年間,李先生一直乖乖聽從醫生吩咐,按時服用高劑量他汀類藥物及輔助藥物,降低血液的壞膽固醇,但成效未見十分理想,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數值始終徘徊在3mmol/l左右(註﹕理想水平,一般成年人應低於3.4mmol/l;中風、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應低於1.8mmol/l),而檢查更發現血管有大量膽固醇積聚,導致血管嚴重收窄,增加心臟病及中風風險。 心臟科專科醫生繆建文指出,好膽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有助維持血管健康,相反壞膽固醇與動脈硬化有關,可以積聚在血管壁,令血管硬化及收窄,隨時引發心血管疾病。因此降低壞膽固醇至理想水平,將有助降低血管鈣化,從而減低患病的風險。 約九成人用傳統藥收效 傳統的他汀類藥物是沿用多年的降膽固醇藥物,能抑制肝臟製造壞膽固醇。繆建文稱,約九成病人使用他汀後達到所需的治療效果;但對於一些嚴重個案,或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傳統藥物未必帶來理想療效,需要考慮使用針劑PCSK9抑制劑。 研生物製劑 降六七成壞膽 他解釋,PCSK9是一種酵素,會減低肝贜清除血液中的壞膽固醇能力;而針劑是一種生物製劑,能抑制PCSK9,藉此促進回收壞膽固醇。一項為期三年的臨牀研究顯示,他汀加入針劑,可以令病人的壞膽固醇水平降低六至七成,部分人的壞膽固醇更由研究前的1.8或以上,降至0.7,其間心臟病發個案減少15%。 雖然膽固醇過多不是好事,但太少也不利健康,因為膽固醇是細胞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缺乏膽固醇令人擔心會影響腦部功能,或導致腦退化。繆指出,根據有關藥物的臨牀研究跟進,暫未發現病人用藥後認知能力下降,至於長期會否有影響則仍需監察。 適合家族性高膽、心血管病人 他強調,並非所有病人也需要使用PCSK9抑制劑,它只適合一些用盡傳統藥物後仍未達標,或出現嚴重副作用,又或已經患有心血管疾病而又未能把壞膽固醇降低理想水平的病人採用。例如個案中的李先生,在第二次通波仔後開始使用針劑藥物,一個月後壞膽固醇由3.2降至0.6。 事實上,患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通常也沒有徵狀,很多時早至三四十歲已患上心血管疾病。繆建文表示,這類病人往往到血管栓塞而導致心臟病發甚至中風才發現,部分人眼皮可能會有黃斑瘤。他建議市民要多留意自己的膽固醇水平,尤其是近親中的男或女分別在55及65歲以前出現高膽固醇血症併發症,更需要注意及控制膽固醇。 採訪:鄭寶華 文:張意宇 編輯:林信君 ■有片睇 想現場直擊家庭醫生睇醫生,可登入 www.mingpaohealth.com/doc.ht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