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今日(21日)新增61宗確診個案,58宗為本地個案,其中25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其餘3宗為輸入個案。兩名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袁國勇和許樹昌先後稱倘疫情再惡化要實行「禁足令」。不過,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今日在港台節目表示,不認為「封城」可減緩疫情,最重要是斬斷家庭與家庭之間的傳播鏈,最有效方法是巿民留在家,若繼續「馬照跑,舞照跳」,難以控制疫情,「市民每次外出應該想清楚是否一定要出去,因每一次外出也為自己、家庭及社區帶來一分風險,阻礙撲火工作」。
Read more
【明報專訊】本港第三波疫情的源頭不明個案累計近40宗,昨確診的患者包括入境處職員,而初步確診患者再添補習社教師,另有食肆老闆、酒店經理、地產代理、超市收銀員及的士司機等,患者職業遍佈各行各業。中文大學醫學院呼吸系統學講座教授許樹昌形容病毒已滲透社區;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認為,如情况許可,應盡快推行在家工作。對於接連有補習學生確診,張建議家長讓子女放暑假、暫停補習。
Read more
昨傍晚有消息稱,荃灣梨木樹邨5座有六旬婦初步確診,她曾因發燒求診,近期無外遊,同住家人昨晚送往檢疫。若覆檢確診,本港連續23日「零本地感染紀錄」或會斷纜。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婦人病毒量高,有傳染風險。而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亦表示,此個案反映社區有隱性傳播,建議市民是時候再提高警覺和加強個人衛生。
Read more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醫學院分析本港14名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的分泌物樣本,發現痰含最多病毒,病毒量中位數較深喉唾液樣本高逾300倍,而化驗深喉唾液假陰性率可達42%。雖是呼吸系統病,但全部患者糞便均驗出病毒,20%人即使呼吸道樣本驗不出病毒,其後1、2日糞便仍帶病毒。研究者認為,結果反映痰是最佳化驗對象,單驗深喉唾液可能「走漏」,同時驗糞或將假陰性率減半。
Read more
【明報專訊】現時醫學界廣泛使用蛋白酶抑制劑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確診者,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等機構的研究發現,部分患者用藥後出現肝功能異常等副作用。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使用蛋白酶抑制劑或令肝酵素升高,可致肝炎,他透露本月10日起,本港會參與美國藥廠「吉利德科學」的新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臨牀研究,用作治療新冠肺炎病人。醫管局表示,該藥亦有影響肝臟的副作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