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要識】豆漿潤肺止咳?惹痰咳多聲就真

【明報專訊】近日氣溫起伏大,傷風感冒伴隨支氣管炎,咳聲不斷,不但辛苦自己,還嚇怕身邊人。 網上流傳每朝一杯豆漿可以滋潤氣管,減輕支氣管炎,當真有如此「神奇」功效?食其他大豆製品又有沒有相同效果? 網上流傳常飲用豆漿能紓減支氣管炎發作,其中一個原因是白色食物「入肺」,利於益氣,對呼吸系統有好處;加上大豆有潤燥功效,所以能止咳平喘。 ▲大豆一種——黃豆是大豆的一種,可用來製作豆漿、豆腐、腐竹等食品。(資料圖片)   豆漿是我們經常接觸的大豆類製品之一,其中常見有黃豆製和黑豆製的豆漿。東華三院註冊中醫陳碩康指出,「在中醫理論中,『五色』是其中一個角度將食物歸入不同臟腑,但不能一概而論說白色食品一定入肺。就豆漿而言,應按黑豆或黃豆性味分析較合理。」 據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大豆有黑、白、黃、褐、青、斑數色……黃者可作腐,榨油,造醬……」中醫認為黃豆味甘,性質平和,有健脾益氣、潤燥消水的功效。但陳亦指出,「《本草綱目》亦有記載對黃豆的描述:『多食,壅氣生痰動嗽,令人身重,發面黃瘡疥。』 食太多黃豆,反而會惹痰。所以,以豆漿來醫治支氣管炎並不實際。」多吃黃豆,痰有可能增多,無助本身痰多的支氣管炎患者。 至於黑豆又名烏豆,《本草綱目》記載「可入藥,及充食」,可經發酵成為豆豉。「《本草綱目》對黑豆的記載較多,亦提及黑豆配合其他藥物有不同的功效,古時常以黑豆配甘草作解毒之用。黑豆色黑入腎,性平、味甘,有補腎益脾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水腫脹滿類疾病,研末調敷患處,治療膿瘡腫毒。」 黑豆解毒 無助止咳 從古代醫籍中,未見有說明大豆有醫治支氣管炎之效。「暫時未有大型研究及醫學文獻,支持以豆漿治療支氣管炎或減輕支氣管炎發作,因此不建議以此為依據而行。」陳碩康說。 根據西醫理論,支氣管炎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支氣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致,一般會出現咳嗽、發燒、痰多等徵狀;慢性支氣管炎則由於氣管黏膜長期發炎,導致內壁增厚,氣管收窄和產生痰涎,成因與長期吸煙、長時間接觸污染空氣有關。 至於中醫角度,陳碩康解釋,「支氣管炎臨牀上主要表現為咳、痰、喘、炎四大徵狀,屬中醫的『咳嗽』、『痰飲』等範疇。中醫認為咳嗽的病因有兩大類:外感及內傷。外感咳嗽為六淫外邪犯肺,即風、寒、暑、濕、燥、火。內傷咳嗽則由痰、火引起,多因臟腑功能失調,邪氣影響肺所致。」簡單來說,受外在環境影響、氣溫或本身體質虛弱、免疫力低等因素而引致支氣管炎。 中醫會依據不同的證型而治療,例如臨牀表現為咳嗽聲重、痰呈白色且稀、流鼻水、頭痛、發燒等表證,治療方法是疏風散寒、宣肺止咳,方藥可利用三拗湯合止嗽散加減。 另外,如果咳嗽頻密、痰黏稠或黃、流黃色鼻涕,屬風熱犯肺,須疏風清熱,宣肺止咳,可用桑菊飲加減的方藥。風燥犯肺證型者,伴有乾咳、口乾、鼻塞,治療方法以疏風清肺,潤燥止咳為主,方藥可用桑杏湯加減。至於咳嗽頻密、痰多質黏,容易疲倦,則屬痰濕蘊肺,宜燥濕化痰,理氣止咳,飲用二陳平胃散合三子養親湯加減方藥。除此以外,還有各類證型,包括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虛耗。 ▲陳碩康(李祖怡攝)   戒煙酒 飲食清淡 方為醫治上策 陳碩康提醒,「急、慢性支氣管炎往往由於多種因素所致。除了要增強體質,亦須注意天氣變化,並戒除吸煙飲酒的習慣;飲食清淡,避免煎炸熱氣油膩及生冷食物。如有疑問,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文:李祖怡 編輯:鄺泳嵐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Read more

【中醫治療】知多啲:赤小豆祛濕最強慎用

【明報專訊】祛濕食療,除了芡實外,亦會用上赤小豆、黑豆、薏米等材料。4種食材中,究竟哪種祛濕能力最強?「這4種常見食材都是中藥。赤小豆具有利水解熱的作用,若進食過多,由於利水能力強,會容易令人消瘦。至於黑豆則主要針對水腫、腎虛等問題,祛濕效果與芡實相若,薏米則具有利水健脾的作用。」施德享表示,根據4種中藥的藥性,赤小豆的祛濕能力最強,但亦由於藥性強,不建議自己亂用;相對而言薏米是較安全的祛濕中藥,但要留意由於薏米都有一定的利尿能力,並不建議孕婦使用。坊間不少祛濕湯方會將上述4種中藥混合使用,期望達到最佳效果,但這個做法可能過分祛濕,反而會令身體出現更多問題。 ▲赤小豆(資料圖片) 誰忌用芡實? ‧感冒前後 ‧食滯、消化不良、肚脹 ‧氣鬱 ‧產後婦女 ‧細菌導致的肚瀉 ‧便秘   Read mor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