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譜系障礙】《非常律師禹英禑》助社會理解自閉症 了解ASD常見7個症狀

【明報專訊】韓劇《非常律師禹英禑》(下簡稱《非常律師》)最近全球爆紅,主角禹英禑為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下簡稱「自閉症」)的天才律師,成長過程既要克服自身缺陷,也要克服外來偏見。《非常律師》對自閉症患者及其身邊人日常處境的寫實刻劃備受好評,被寄望可對公眾對自閉症的理解帶來正面影響。但仍有一些聲音憂慮《非常律師》帶來反效果,例如加劇刻板印象或淪為欺凌話題。究竟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什麼?根據香港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網站介紹,ASD的兒童患者行為表現不一,一般常見的臨牀症狀包括7項(詳見附表)。 《非常律師禹英禑》角色自小患自閉症譜系障礙 7個ASD常見症狀 禹英禑自小被診斷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社交上面對困難,但同時有強大記憶力,一談到心愛的鯨魚和法律便滔滔不絕。但囿於社會偏見,即使她在名校法學院以第一名畢業,也幾經艱難才得到當律師的機會。故事刻劃禹英禑如何在自身障礙的掣肘和社會偏見下成長,以及她身邊的人如何學習跟她相處。 相關文章:知多啲:自閉症人士社交困難 ASD成因與遺傳因素有關 治療主要循教育及行為訓練 究竟ASD是什麼呢?根據香港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網站中提及,「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發展障礙,患者在社交以至認知、情緒、行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難和發展差異。以往有關自閉症的診斷名稱常有差異,但在診斷標準更新後,諸如自閉症、亞氏保加症、高功能自閉症等統稱為「自閉症譜系障礙」。 ASD的成因被普遍認為跟遺傳因素有相當大的關係,並由多項基因及環境因素相互影響。自閉症的症狀一般在1至2歲之間可被發現,較輕微者或到2歲以後才被發現。每名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但跟患者的年齡、語言、智力、新舊治療有密切關係。 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兒童患者行為表現不一,一般常見的臨牀症狀包括7項(詳見附表)。 現時對兒童患者的最佳治療方法,主要是從教育及行為訓練着手,助其建立有效社交溝通技巧。目前未有證據顯示藥物能根治患者的社交及溝通困難,但某些症狀可透過藥物來減低,以助兒童在接受教育及行為治療時有更佳表現。 學者:僅10%自閉者有學者症候群 某領域有超常表現 正如劇中禹英禑自述「所有自閉症患者都是獨特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涵蓋廣泛類型的特點和習性,像她擁有強大記憶力的只是少數。這也令部分自閉症孩子的家長關注,劇集以極少數或不現實的「學者症候群」案例為主角,反增外界的誤解。慶熙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潘建昊稱,約10%的自閉症人士同時有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指僅在某個很有限領域有超常表現,在其他方面則廣泛有明顯心智障礙),有些像禹英禑般具異乎常人記憶和分析力,但也有些只有力記住諸如首爾地鐵路線圖等的特定資訊。劇集顧問、韓國拿撒勒大學幼兒特殊教育學專家金炳建坦言,最初對顧問邀請非常抗拒,擔心演員模仿得不好會招致反感,但看到劇本後改變心意,認為劇集有助提高公眾對自閉症認知。 相關文章:【懷孕準備】遺傳病?高齡生育?慣性流產? 基因檢測有助篩選異常染色體 減遺傳病風險 增受孕機率 《非常律師》助社會理解自閉症 《非常律師》在韓國國內外獲廣泛好評,評論者認為該劇寫實地描繪自閉症患者及其身邊人面對的生活,也有自閉症患者的家長對劇集的感人描繪讚好。更有專家認為,以自閉症為主題的電視劇受歡迎,可望為公眾對自閉症的關注帶來正面影響。潘建昊向韓國《中央日報》表示,以美國為例,1988年賣座電影《手足情未了》(由德斯汀荷夫曼飾演自閉症數學天才)也扭轉了當地社會原先對自閉症的歧視觀念。 寫實刻劃患者日常獲讚 難避反效果爭議 不過,也有聲音質疑《非常律師》會帶來反效果。早在《非常律師》去年底宣布開拍時,關注成人自閉症患者的韓國組織Estas曾發表聲明,指摘劇方公布的劇情梗概未有準確描述自閉症,反而加強對自閉症的部分負面刻板印象,即使劇集播出獲讚,Estas仍抱持相對負面的看法。另外,有網民模仿禹英禑自閉症患者行為引發爭議,也有校園欺凌者以禹英禑角色來言語攻擊自閉者患者。 編劇文智媛之前的作品、電影《5時恭候的證人》同樣有自閉症角色(金香起飾自閉症的兇殺案證人),促成製作公司邀請她創作自閉症患者成為律師的故事。對於上述爭議,她坦言:「如果我是自閉症,或者我的熟人是自閉症,我會對這齣劇感到有點不舒服。」她解釋,即使劇中沒有特別的反派角色,禹英禑面對的困難也可能是自閉症本身和隨之而來的偏見,因此在創作時也曾苦惱要如何處理這些困難而不會帶來傷害。導演劉仁植回應模仿爭議時,則指模仿者未必是想貶低自閉症,但同意應要小心謹慎,認為「角色最好不要帶到劇外」。飾演禹英禑的女星朴恩斌坦言接到角色時,感受到一股責任感,也擔心會冒犯他人。她因此決定不模仿真實人物或現有角色,而參考醫生使用的診斷準則和請教學者,以自己想像方式創造角色。 真人版禹英禑感同身受:需對患者更多正面描繪 《非常律師禹英禑》爆紅後,對於有關禹英禑在現實中是否可能真有其人惹來爭論。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確有一個名為莫斯(Haley Moss)的律師公開承認有自閉症。莫斯最近還接受韓媒訪問,她對《非常律師》刻劃自閉症的方式也大加讚賞,對部分劇情更有同感。她認為類似劇集是好事,「需要有更多對自閉症患者的正面描繪」。 剛度過28歲生日的莫斯,在3歲時確診為自閉症,醫生曾指她可能永遠無法說話,但幸運地未有成真,相反在13歲時為中學生寫了一本有關自閉症的指引書籍,還以專題小組成員身分在美國自閉症研究學會的年度大會上發言,到2019年起成為執業律師。 專業受漠視 遭同僚當孩子 莫斯上月接受《韓國先驅報》訪問時,自言有看過《非常律師》的第一集,對劇集頗有讚賞。她認為劇集有趣之處在於劇中的禹英禑都會搞砸事情,和其他人一起學習和成長,而不是只向觀眾說教。她更寄望有朝一日會看到一些自閉症演員獲得表演機會。 莫斯對某些劇情也感同身受。例如劇中有一幕提到禹英禑入職律師樓報到時,她的上司和同僚更關心其履歷第二頁寫上她是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無視履歷第一頁寫有她在頂尖大學法學院以第一名畢業,莫斯自言也有類似經歷。她表示,有養育自閉症兒童的同僚會將自己當成小孩子對待,即使自己跟他們有相同的專業資格,「我常覺得需要更多地證明自己,才得到跟其他人相同的尊重和機會」。但莫斯不是《非常律師》的主角原型,劇本創作的其一參考對象是另一知名的高功能自閉症患者、美國畜產學專家葛蘭汀。劇集顧問學者金炳建向《韓國日報》稱,禹英禑的法庭戲其實參考了葛蘭汀的演講。 《非常律師》並非首套以自閉症作為主角的韓國影視製作,還有以患有自閉症兼學者症候群的醫生為主角的韓劇《好醫生》。另外,今年《我們的藍調時光》則起用了歷來首名唐氏綜合症演員鄭恩惠出演,同樣引起迴響。 明報記者 (環球熱話) Read more

【心理健康】情緒急救:家人分享經歷 耐心聆聽忌批判

【明報專訊】親歷巨大創傷或壓力後,有人會無故流淚或脾氣暴躁。陳雅文解釋,這源於當事人經歷創傷時,身體啟動逃生機制,當刻抑壓情緒,事後負面情緒才逐漸浮現。她以「逃難」作比喻,逃難時,飛快把物件塞入行李箱,其後行李箱不勝負荷「爆篋」。面對「爆篋」,當事人毋須驚慌,在安全環境下,重述經歷和感受,猶如執拾行李,重新整理回憶。   切忌批判——聆聽當事人分享創傷經歷時,緊記耐心聆聽陪伴,切忌批判對方的感受。   電視劇金句「煮個麵你食」,是支援情緒受困的人常用對白。透過煮麵,可以打開話匣子,但周偉浩提醒,當身邊親友經歷創傷事故,切忌逼對方重述事發經過,否則或令對方感到受壓,造成反效果;相反,若當事人主動講述經歷時,緊記耐心聆聽及陪伴,不要批判對方感受。 陳雅文建議,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家人可一同表達及分享情緒感受。她舉出一個真實個案,受近日《逃犯條例》修訂事件影響,一名任職教師的母親既緊張事態發展,亦擔心參與示威的兒子及學生安危,但見兒子連日來情緒激動,生怕再三談論事情會火上加油,「其實她可以表達及分享自己感受,與兒子的情緒同步,但過程中緊記避免太多分析」。   節制看相關新聞時間 照顧他人前,需先照顧自己的心靈需要。周偉浩表示,經歷創傷後,不需害怕紓發感受及封閉自己,宜維持日常社交生活。他又引述美國加州大學2014年的研究,研究針對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發現人們即使不在事發現場,如果接觸相關新聞的時間愈長,愈容易出現ASD(急性壓力失調)徵狀。因此他提醒,不論在事發現場與否,人們應節制觀看相關新聞及影片的時間。   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腦中不斷回閃衝突畫面 提防急性壓力失調 【心理健康】失眠及茶飯不思 可為創傷後壓力症 【心理健康】獨力湊仔拒援手 單親媽鬱爆 【心理健康】精神病康復者 結伴走出低谷 驚搭巴士 嚇到手震肚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