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連日有人為防疫在天寒地凍下大排長龍撲口罩,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公眾不必恐慌,若無口罩,必須確保手部衛生及避免外出;除了戴口罩,現時保護自己的方法還有保暖,且要有充足睡眠,保持身體健康,而並非去排隊。
相關資訊:【武漢肺炎】戴口罩常見三錯誤 如何令兒童唔抗拒戴口罩?護理專家話你知
相關系列:【抗疫你要知】由中醫、西醫、運動專家拆解防疫是與非,傳授簡單精確的抗疫日常貼士。
對於公眾的恐慌情緒,袁國勇引述數據回應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死亡率暫為2%,雖然這比率較流感高,一般流感每千人死一人,但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率較SARS的10%至15%低,更遠低於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的30%,「我們只是要為新病毒高度戒備,但不用過度恐慌」。
若市民無口罩,袁國勇重申兩點,一是要做足手部衛生,常用酒精搓手液潔手,「其實戴口罩(保護)都是一半半,有專家說手部衛生才是最重要」;二是要與人保持距離,最好不要外出,否則要與人保持一至兩米距離。
部分人會以布口罩代替外科口罩,袁國勇說,「棉都可減一點(病毒),當然不及外科口罩可減九成(病毒),但(布口罩)都約有70%作用,所以不用去搶(外科口罩),等供應來吧。」他強調,真正需要口罩的是長者及長期病人,「長者不用搶完後留給年輕人,其實年輕人感染一般生病兩三周,但長者死亡風險較大」。
對於市民天氣寒冷下通宵排隊聚集,會否反致感染,袁國勇認為要防疫便要保持身體健康,現在應保暖和睡覺,而不是去排隊。若怕留待家中感到悶,他建議市民去行山,「我每個周六或日都會去行山,當然你在巴士要戴口罩,但上到山便不用戴」。
鍾國斌:與理大研發新布口罩 可清洗重用
自由黨黨魁、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鍾國斌今早(31日)接受港台訪問時表示,與理工大學正研發一款新的布口罩,可以清洗及重用50至70次,相等於一盒或一盒半的外科口罩。他又說,正安排把內地原材料運到香港,在香港本地生產,最快十多日後可供應。
專題系列文章
- 睇牙科X光網上短片 港大: 4類內容錯處逐個捉
- 辟穀斷食非人人適合 患肝、腎、心血管病者不宜 少食細嚼更利瘦身健康
- 【女性癌症】乳癌、子宮頸癌 癌症篩查及早發現癌前病變 提升治癒率
- 【流感疫苗】夏季冬季流感夾擊 3類疫苗:滅活、重組、噴鼻減活怎樣揀?哪些防重症?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童學業壓力感焦慮?家長不擅溝通? 多聆聽少批判 靠近子女助解困
- 阿茲海默症非無藥可醫 清除腦內元凶「類澱粉蛋白」延緩退化
- 乳癌關注月 提高警覺預防乳癌 早識別、早介入 提升治癒率
- 腦下垂體瘤早期無徵狀?注意視野模糊、收窄 腦瘤影響荷爾蒙分泌嚴重可致命
- 【養生秘訣】 堅持日日運動成習慣 勿過勞忌單一 量力而為
- 【冠狀病毒】港大:舊藥易生抗藥性 研強效口服新藥 抗多種冠狀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