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糖尿病是漫漫長路,有賴病人時刻提高警覺,持之以恆。隨着科技進步,現時市面上有各式糖尿病治療的最新發展,主要集中於藥物、注射胰島素及血糖測試等的設備,它們都以方便病人自行調節血糖為本 (Patient Empowerment)。
養和醫院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盧國榮醫生指,藥物治療方面,近年新式口服藥物推陳出新,醫生一般會安排病人提早注射胰島素及藥物組合治療 (Combination Therapy)。隨着病人年歲漸長,醫生或需按個別情况逐步加藥,旨在有效控制血糖之餘,又能減低胰臟的工作量,延緩衰退。劑量增加實屬自然,病人毋須擔心。
不同設備方便糖尿病人
注射胰島素方面,現時使用注射的針日趨幼細,讓患者注射時更輕鬆自如。此外,新式的胰島素藥泵更可與新型血糖監測儀無綫聯繫,平日24小時輸藥,而新型血糖監測儀一旦量度血糖度數降至5.5,新式的胰島素藥泵便會配合自動停止供藥,有效避免患者血糖過低。此外,最近市面亦推出一儲藥容器,可貯存足夠份量的胰島素,供一星期用,可置於腰間並用衣服遮蓋,每星期更換一次。使用時病人每按一次便可注射兩度胰島素,方便簡單,特別適合長者外出用膳時使用。
至於血糖測試設備方面,必須方便、準確,病人才願意定期監測血糖。近年新推出血糖感應器,一小塊如硬幣般大,附有一枝幼針。輕輕一拍將其置於上臂,再用閱讀器一掃,就會顯示血糖數字,快捷準確。感應器防水,洗澡時毋須除下。
專題系列文章
- bed rotting爛在牀上非放空減壓 專家:影響睡眠兼不利身心健康
- 兒童口齒不清、無故流唾液?口肌發展障礙12個徵狀 言語治療改善說話及進食障礙
- 【深近視】 配戴OK鏡?矯視眼鏡?阿托品眼藥水?使用電子產品謹記「20、20、20」法則
- 【世界心臟日】護心飲食有妙法 (衛生處方)
- 手足口病個案上升 病徵發燒、口潰瘍 學者料幼園腸病毒仍活躍
- 【流感疫苗】 不要等 快打針 防流感 (衛生處方)
- 及早治療高血壓 減心血管疾病風險
- 保留維他命C 處理蔬果兩大忌:長時間浸洗、熱力 小心攝取過量腎結石
- 世界認知障礙症日】醫生:新冠腦霧或損認知 高錕基金中大檢測車早識別60至80歲初期患者緩病情惡化
- 【痛症】坊間拉腰治療?電熱棒?特效紓痛精油?慎防跌入「高科技」陷阱
- 【糖尿病人外遊注意】更頻密驗血糖?出發前、旅遊期間要做足準備(附手提行李清單一覽)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世界糖尿病日】避免引發糖尿上眼、糖尿足、心臟病等併發症 患者身心護理最重要 慎防血糖失控
- 【糖尿病】了解導致胰島素阻抗7個成因 戒除不良生活飲食習慣 有助控制糖尿
- 【糖尿併發症】糖尿病奪走腎功能毫無警號 慎防糖尿腎 有效控制血壓血糖成關鍵
- 【糖尿飲食】不想血糖飇升?糖尿病人為三餐計計數 節日美食吃得開懷(有片)
- 世界糖尿病日丨不可忽視的糖尿病併發症 糖尿足、糖尿上眼、心臟病 有效控制血糖7個貼士 了解糖尿藥副作用
- 【糖尿病】高血糖增中風機會2至4倍 了解11個中風風險因素 控制三高預防10個貼士
- 【糖尿病飲食】地中海飲食模式是什麼?糖尿病人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減中風風險(營養師教路飲食Dos and Don’ts)
- 【糖尿病】5個不可忽視的併發症 慎防糖尿足、心臟病、糖尿上眼 控血糖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