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會「爛腳」是大家對糖尿病的印象,其實如果日常小心護理足部、好好控制血糖水平,以及定期做腳部檢查,可以避免足部潰瘍。
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指,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最少接受一次詳細腳部評估,找出一些潛在的足部潰瘍危險因素,以便及早治療或預防。病人如果有雞眼、足部畸形、足部感覺變差、血糖控制差、吸煙等,都會增加足部潰瘍或截肢的風險。
定期檢查足部 防患未然
糖尿病人日常要小心護理足部,例如多檢查足部表面和足底是否有損傷久未痊癒,可以將鏡放在地上協助觀察;用棉花輕觸腳板檢查感覺,如欠缺感覺,可能是周邊神經出現問題;留意下肢是否經常冰冷或皮膚蒼白;足部皮膚是否長期乾燥,容易爆拆;是否有內生甲、厚硬或有灰甲等趾甲問題。
根據2016年「英國國家糖尿病預防和管理指南」的數據:約八成糖尿病下肢截肢是由足部傷口所致,而截肢患者在5年內的死亡率可高達七成。所以任何關於足部的問題,都可能是早期徵兆和症狀,事無大小都不可掉以輕心。如有需要,應諮詢醫生或足病診療師,及早檢查,防患未然。
專題系列文章
-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增 病毒6至10月較活躍 醫學會籲接種疫苗
- 【DSE放榜】競爭+壓力 專家:長期內捲vs.躺平可致失眠抑鬱 「45度人生」折衷方案?
- 持續按摩三陰交4個養生保健好處 安神助眠改善消化不良
- 【抑鬱症】驗血無法診斷出抑鬱症 血清素不能從食物補充
- 高血脂症:肥胖不愛運動、嗜肉甜食 治療3招:健脾胃益氣除痰濕 須節制飲食
- 鼻咽癌發病高峰50至60歲 吃鹹魚增患病風險?了解近年放射治療
- 中暑症狀有迹可尋 初期熱衰竭大量出汗、頭痛、惡心處理須及時 免體溫續升
- 便秘怎麼辦?先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了解4類通便藥對付頑固便秘
- 中西藥合用改善紅斑狼瘡、乾燥綜合症等慢性炎症反應 港大:具協同療效
- 【偷竊癖】無法控制偷竊衝動藉以釋放壓力 事後感自責羞恥致惡性循環
- 糖尿病早發現早治療 併發症非必然 拆解4個迷思 控「糖」要識法
- 【糖尿病新藥】了解新降血糖藥功效及副作用 更護心腎?降血壓兼減重?
- 【糖尿病】教你精明挑選家用血糖機查閱表列醫療儀器
- 糖尿上眼嚴重可致盲出現視力模糊、飛蚊症、近視突變盡早求醫嚴控血糖有望逆轉視力
- 血糖過低也有問題?解構低血糖症的預防和治療
- 從血糖水平預視「糖尿警號」
- 【糖尿病人外遊注意】更頻密驗血糖?出發前、旅遊期間要做足準備(附手提行李清單一覽)
- 高尿酸症、糖尿病是為「食」之過 ?老火湯或是元兇之一?注意常被忽略的飲食陷阱
- 【世界糖尿病日】避免引發糖尿上眼、糖尿足、心臟病等併發症 患者身心護理最重要 慎防血糖失控
- 【糖尿病】了解導致胰島素阻抗7個成因 戒除不良生活飲食習慣 有助控制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