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工作繁忙,下班後身心俱疲,在按摩椅躺一躺,簡直是人生一大樂事。不過不宜過度使用按摩椅,以免弄巧反拙。
養和醫院物理治療師徐善美指,一般而言,按摩可以減低血壓及心跳、紓緩下肢腫脹,以及促進血液循環和減少軟組織黏連,緩減痛楚。按摩時全身肌肉放鬆,亦有助改善焦慮及抑鬱。按摩椅主要以揉揑、搖擺和指壓方式推按肌肉,選購時最好親身嘗試,選擇配合體型及適合個人需要的按摩椅。例如華人婦女個子較小和纖瘦,按摩椅的按摩頭不宜太大,最好是能調校高度及闊度。另外如工作需要經常站立,想有效控制下肢水腫情况,不妨選一些可以由下而上推按小腿的按摩椅。
做任何事情都要適可而止,按摩亦然。按摩首要力度適中,不同部位適合不同力度。例如頸部肌肉少,用力過量容易壓傷頸椎。一般人以為按至肌肉發痛才是有效,其實不然。要注意,一旦按摩後痛楚維持逾48小時,即表示肌肉已經受傷。故需要適當調節力度,最好是僅僅痠痛即可;按摩時間亦不應太長,每次連續20至30分鐘為佳。如使用後感到不適,最好停用一天,待痠痛消散才再使用。如有任何痛症,切忌單靠使按摩椅作紓緩,應該立刻求醫。
一般家用按摩椅都為健康人士而設,如孕婦、肌肉鬆弛或皮膚薄弱人士(如長者)、凝血不良、低血小板或正服用凝血藥/薄血藥人士等,使用按摩椅前宜先諮詢醫生意見,以認清個人身體狀况。
專題系列文章
- 【都市壓力】男人心事不輕彈?小心情緒爆煲
- 【容光煥發新一年】若要心情好 先要吃得好
- 【都市壓力】 不做「低頭族」 智用smartphone免勞損
- 【都市壓力】使用按摩椅 注意力度僅痠痛即可
- 【都市壓力】要睡得香甜 查找壓力源頭
- 【過敏系列】 過敏與壓力惡性循環 病徵因人而異
- 【都市壓力】師生靜觀 卸教與學重擔
- 【都市壓力】拒絕情緒擺布 遠離「心理感冒」
- 【有片: 都市壓力】忽視神經衰弱 壓力揮不去
- 【都市壓力】處理壓力由小事做起